農產品商標注冊與“三品一標”品牌申報流程
農產品商標注冊與“三品一標”品牌
申報流程
為進一步調整優化杞縣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助力群眾增收脫貧,充分發揮杞縣地域優勢發展特色果蔬種植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特對農產品商標注冊與“三品一標”品牌申報流程進行說明:
一、商標注冊
(一)果蔬產品注冊方式:
方法1:企業法人攜帶營業執照、法人代表證和相關資料到市民之家市場監管局商標注冊窗口遞交申請,市市場監管局遞交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審核。
方法2:邀請第三方商標代理組織遞交申請。
(二)商標注冊優勢:
1.商標注冊人擁有商標專用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認證,受法律保護,可以創立品牌,搶先占領市場,便于消費者認牌購物。2.品牌商標可以通過轉讓、許可給他人使用,或質押來轉換實現其價值,是企業的無形資產。3.品牌商標是辦理質檢、衛檢、條碼等的必備條件,各級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對商標的管理來監督商品和服務的質量。
(三)檢測報告申請方式:
方法1:送檢。申請企業攜帶需認證產品到市場監管局綜合檢測中心遞交檢測申請。
方法2:抽檢。企業向縣市場監管局綜合檢測中心遞交檢測申請,綜合檢測中心派工作人員到企業所在地對所有產品進行抽查。
(四)檢測報告的優勢:
1.由綜合檢測中心出具檢測報告的產品更容易贏得消費者信賴,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和權益,防止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農產品流入市場。2.增加農產品質量信用的透明度,擴大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的知情權,提升有關部門對農產品質量的安全監管水平,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的良性循環。
二、“三品一標”品牌申報流程
(一)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
1、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申報審查流程簡圖
2、無公害農產品申請主體(資質文件)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主體應當具備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資質條件,具有組織管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承擔責任追溯的能力(農業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注意:工商執照經營范圍、年檢(有效期),申報主體名稱與資質文件相符。產地證書與產品證書獲證主體必須一致。
3、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范圍
無公害認證(換證)時,其產品一定要按《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即農業部、國家認監委第2034號公告)執行,共567個產品。大米、小米、玉米面、玉米糝、高粱面和茶業屬于初加工產品,也是2034號公告保留的初加工產品,申報時必須有QS證。
4、申報材料
申報材料報省中心2套,一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申請和審查報告(2014版)》+ 附報材料[1.主體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2.無公害農產品內檢員證書(復印件);3.質量控制措施;4.最近生產周期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復印件);5.產地環境檢驗、現狀評價報告或產地環境調查報告;6.產品檢驗報告;7.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報告;8.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信息登錄表(紙質和電子版);9.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一套:《申請和審查報告》和上述附報材料中的6、7、8及5或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復印件等。市、縣工作機構自己各要保留一套完整的材料(復印件)備查。
5、復查換證
證書有效期三年、到期要復查換證,持證人在證書到期前提前三個月提交復查換證申請材料。
備注:2019年無公害認定批復已經由農業農村部移交到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申請材料從縣到市到省工作機構即可以批復,減少了認定的環節。因為無公害農產品制度改革,河南省目前暫停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申請。
(二) 綠色食品認證
綠色食品是農業部主推的一個品牌。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照特定的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綠標注冊范圍:《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第1、2、3、5、29、30、31、32、33等九大類。幾乎包括所有的食用農產品和食品。
綠色食品標準:目前有效使用122項、 NY/T系列,如:綠色食品 豆類 NY/T 285-2012(14種豆)。
1、綠色食品應具備的條件
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產品的包裝、貯運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申請產品的最小面積,設施農業至少50畝,陸地蔬菜、水果種植面積至少100畝,陸地油料、糧食種植面積至少500畝。申請人可以為農業種植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個人和事業單位、政府機構不具備申請資格。
2、綠色食品認證的基本程序流程
申請人首先向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機構提出口頭或書面的申請,由縣級工作機構先負責申請產品的審核,產地面積及產品基本環境的現場核對,然后由縣工作機構適時指導申請人向市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提出認證申請。市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受理申請并進行現場檢查(代表省工作機構),現場檢測通過或者整改后通過了,由農業農村部指定的三方綠色食品環境監測機構和綠色食品產品檢測機構進行環境監測、產品抽樣并檢測。環境和產品檢測均合格后,匯總申請書及相關的其他資料一并逐漸申報縣、市、省工作機構,縣、市、省工作機構逐級開展審核,審核均無問題后由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將審核后的材料遞交至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處。由綠色食品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證。
3、綠色食品申請材料
3.1《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及《調查表》;3.2資質證明材料;3.3質量控制規范;3.4生產技術規程;3.5基地圖、加工廠平面圖、基地清單、農戶清單等;3.6合同、協議,購銷發票,生產、加工記錄;3.7含有擬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包裝標簽或其設計樣張(非預包裝食品不必提供);3.8部中心規定提交的其他證明材料
4、綠色食品年檢和續展
獲證企業在有效期內每年都要接受年檢:年檢的內容主要包括對企業的產品質量及其控制體系狀況、規范使用綠色食品標志情況和按規定繳納標志使用費情況等的檢查和督導。年檢考核是否通過,以考核分值來判定:實地檢查考核滿分為120分,90分以上為合格,90分以下(含90分)為整改,50分以下(含50分)為不合格。有效期滿前3個月辦理續展手續。
5、綠色食品禁用農藥目錄
種類
農藥名稱
禁用作物
禁用原因
有機氯殺蟲劑
滴滴涕、六六六、林丹、甲氧滴滴涕、硫丹
所有作物
高殘毒
有機氯殺螨劑
三氯殺螨醇
蔬菜、果樹、茶葉
工業品中含有一定數量的滴滴涕
有機磷殺蟲劑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甲胺磷、甲基異柳磷、治螟磷、氧化樂果、磷銨、地蟲硫磷、滅克磷(益收寶)、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線磷、殺撲磷、特丁硫磷、克線丹、苯線磷、甲基硫環磷
所有作物
劇毒、高毒
氨基甲酸酯殺蟲劑
涕滅威、克百威、滅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
所有作物
高毒、劇毒或代謝物高毒
二甲基甲脒類殺蟲殺螨劑
殺蟲脒
所有作物
慢性毒性、致癌
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所有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水稻及其他水生作物
對水生物毒性大
鹵代烷類熏蒸殺蟲劑
二溴乙烷、環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
所有作物
致癌、致畸、高毒
阿維菌素
蔬菜、果樹
高毒
克螨特
蔬菜、果樹
慢性毒性
有機砷殺菌劑
甲基胂酸鋅(稻腳青)、甲基胂酸鈣胂(稻寧)、甲基胂酸鐵銨(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所有作物
高殘毒
有機錫殺菌劑
三苯基醋酸錫(薯瘟錫)、三苯基氯化錫、三苯基氫基錫(毒菌錫)
所有作物
高殘留、慢性毒性
有機汞殺菌劑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賽力散)
所有作物
劇毒、高殘毒
有機磷殺菌劑
稻瘟凈、異稻瘟凈
水稻
異味
取代苯類殺菌劑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
所有作物
致癌、高殘留
2,4—D類化殺菌劑
除草劑或植物生長調節劑
所有作物
雜質致癌
二苯醚類除草劑
除草醚、草枯醚
所有作物
慢性毒性
植物生長調節劑
有機合成的植物生長劑
所有作物
除草劑
各類除草劑
蔬菜生長期(可用于土壤處理與芽前處理)
以上所列是目前禁止或限用的農藥品種,該名單將隨國家新出臺的規定而修訂。
(三)有機食品認證
“有機食品”是20世紀為拓展農產品的市場和增效空間、適應出口和借鑒國際有機農業經驗的舉措。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準生產加工,并且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
1、有機食品認證的一般知識
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依托綠色食品工作機構具備完善的管理服務體系和規章。有機產品認證的程序與綠色食品認證程序基本相當。從2012年起有機食品每年都要進行再認證。多機構認證,標準只有一個:GB/-2011。
2、有機食品應具備的條件
原料必須來自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等要求;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跟蹤審查體系和完整的生產和銷售的檔案記錄;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審查。
(四)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
1、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申請及標志使用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集體權利的體現,企業和個人不能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請人(政府也不能直接作為申請人)申請人必須是經過縣以上人民政府授權的具有集體權利行為能力的中介或咨詢機構,如協會、學會、農技服務機構等。
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
1.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范圍;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1.2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范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1.3具有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使用的數量、范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申請材料清單
序號
材料名稱
對應的技術文件
登記申請書
《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請書》
申請人資質證明
《農產品地理標志申請人資格確認評定規范》集體動議、縣以上政府批復
產品典型特征特性描述和相應產品品質鑒定報告
《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品質鑒定規范》
產地環境條件、生產技術規范和產品質量安全技術規范
《農產品地理標志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編寫指南)》
地域范圍確定性文件和生產地域分布圖
《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生產地域分布圖繪制規范》
產品實物樣品或者樣品圖片
其它必要說明性或者證明性材料
成因文件、人文歷史資料
(五)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是指在特定區域(原則上以縣域為單元)內生產、具備一定生產規模和商品量、具有顯著地域特征和獨特營養品質特色、有穩定的供應量和消費市場、公眾認知度和美譽度高并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登錄公告和核發證書的農產品。農產品,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產品及其產地初加工產品。
1、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堅持“自愿申請、自主評價、自我管理”和公益服務原則。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的申請隨時受理,國家中心經確認后原則上按季度公布。
2、申請登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的農產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的基本特征;2.有穩定的生產規模和商品量;3.實施全程質量控制和依托龍頭骨干生產經營主體引領帶動;4.產地環境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產品符合食品安全相關標準要求,近三年來未出現過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3、申請登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提交下列材料:
1.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申請表;2.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鑒定機構出具的名特優新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鑒定報告;3.主要生產經營主體的營業證照、相關獲獎及認證證書復印件;4.其他證明申請產品具有名特優新特征特性的材料;5.申請產品數碼照片3-5張,包括產品不同生長期、生產環境、產品包裝標識等內容(圖片大小3MB至5MB)。
4、名錄登錄申請主體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原則上以縣域為單元申請,由經縣級人民政府確認的縣級名特優新農產品主管機構(單位)作為名錄登錄申請主體。名特優新申報實施網上申請。農產品生產單位(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作為申報材料中的生產單位,也是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這個區域公用品牌的授權使用單位和直接收益單位,在證書上能直接顯示企業名稱,通過二維碼也能在農業農村部網站上直接查詢到企業信息。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