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白手起家的經濟實踐經驗1:每天關注并思考解化個人經濟問題,打理個人經濟系統體系

辭去相對穩定工資工作后,我在網上寫小說、做自媒體11個月,總收入不足100塊,由于每月需要還貸16,000多元、房租費2千8至4,600元,加之物業費、車位費、飲食生活費等,每月我的錢包會減少2萬多元。

一開始我總是執著于開源賺錢,不考慮打理花錢、消費、支出,也不考慮一些不用的閑置物品進行二手轉賣,后來到了個人經濟危機的時候,漸漸的,我開始打理自己的入賬和支出等各方面的細節情況,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個人經濟當做系統、體系來看待。

我反思發現,很多人張口閉口都在說賺錢、發財或成為富人,但卻少有人會去打理自己的個人經濟系統體系、也少有人把個人經濟當做一個系統、一個體系來看待,尤其是一些發過財卻沒有富裕、沒有保持富裕終老的人。

1、個人經濟系統體系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開源型入賬收入,或工資型入賬收入、個人二手物品轉手賣出的收入、如果還有副業的收入、以及每月或每年固定的花錢、支出,比如房租費、房貸等、無法固定但卻必然會有的花錢、消費、支出,比如飲食生活費等、備用金等。

3、一個人需要辦幾張銀行卡,來承載打理個人經濟系統體系?

我個人感受是至少3張以上。

一張用于放置開源型入賬賺錢收入或工資收入。

一張用于個人二手物品轉手賣出的入賬收入,比如小到咸魚、轉轉上賣出的衣服、大到個人名下的車子、房子,都在此內。

一張用于放置備用金。

一張用于貸款借錢或者還貸還錢,如果你在多家銀行貸款借錢,那么此部分就需要辦,對應的多張銀行卡,如果你沒有貸款借錢,這部分就一張銀行卡也不需要辦。

如果你有合法、合規、正當的副業,那么便還需要辦一張或幾項副業對應的幾張銀行卡。

3、如果處在負債狀態,包括欠貸款,那么每天都要查看并思考解化個人經濟問題或危機的方法。

4、個人經濟系統體系的分析與記賬

我一般每周末的下午花部分時間,梳理上一個星期或近段時間的開源入賬賺錢收入情況、并記錄、分析該賬目的變化情況。

另花一些時間分析與記賬上一個星期或近段時間的花錢、消費、支出情況,記賬之后,分析是否有哪些不當或不必要的支出,如果有就立即或及時進行制止、消除。

此外,還看是否有哪些不妥當但又略有必要的支出,若與便思考如何減少這部分的支出,但并不是消除、禁止這項支出。

5、把賬記到小數點后兩位

每一分錢都是錢,不應該被忽視,否則日積月累,滾雪球似的到時候若出現個人經濟危機時,細化的打理個人經濟系統經濟體系時,便會發現每一分錢也饒有作用。

6、打理個人經濟系統體系這事,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

在一個人能夠自主花錢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父母在孩子能夠自主花錢時,便恰當引導孩子,進行個人經濟系統體系的打理,此為上醫治未病。

遲點的,到了自己開始賺錢的時候,也有必要打理個人經濟系統體系了,此為中醫治病初。

再遲點的,看完我這篇內容,也應該開始了。

6、打理個人經濟系統體系,不同于理財。

打理個人經濟系統體系與理財不同理財主要是指投資、股票、基金等,由于有的媒體誤導或詞語定義的錯誤,因此不少名人或公司用“理財”這個詞的時候,也便出現錯誤。

比如企鵝視頻里經常出現的廣告,投長理財學院、微秒財商教育課等,他們這樣說也是在忽悠、誤導受眾去投資。

《激蕩30年》作者吳曉波曾說過:“理財應該從30歲后開始,因為30歲前你的錢包空空,你理什么財。”

這句話中吳曉波說的理財是指打理個人經濟系統體系還是指投資?

因此司空見慣的濫用“理財”一詞,某些公司和媒體、大V、名人,便誤導了受眾。

寫在末尾:我的內容首發在西瓜、抖因,文案發在頭條,大家可以在這些平臺搜索“名網”,關注我。

1000人關注我后,我就會在相應平臺開直播,估計是在抖因或B站直播,跟大家交流負債白手起家方面的經驗、教訓、答疑、并對提問者的經濟系統具體問題給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