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農村不起眼的生意
有這么一些人在農村做著小生意,讓自己賺的越來越多,好多人都羨慕的不得了,紛紛效仿他們。
農村生意:賣面食
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最根本的需求,在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改善的今天,餐飲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廣大吃貨們的需求是很強大的存在。
面食生意以本小利大,經營方便,得到廣泛地發揚,有人已經用實踐證明。
之前項目哥寫過賣鍋盔一年買房買車的案例,今天繼續來介紹一個賣面食的案例。
重慶有位90后大學生小張,剛畢業就開了一家10平米不到的小店,專門賣手抓餅。小小的手抓餅生意,讓他短短兩年時間里發展了4家連鎖店,年收入過百萬。
別看他的小店不大,但是人氣卻非常旺,每天午飯時間,或者下午茶時間,店門口總是會排起常常的隊伍。
小店每天能賣400個煎餅,價格在8-15元不等,每日利潤至少有2000元。
小張說,他店鋪熱銷的秘笈就是“放慢做餅的速度,追求極致口感”。放面團、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后,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
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他說,以前有過一段時間追求速度,人多的時候一次煎6個餅,質量口感都不達標,慢慢被顧客嫌棄。后來,他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
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有時候, 慢才是快。
由于第一家店站穩腳跟,生意火爆之后,小張很快開了第二家店,照搬模式,一樣很快做了起來。
后面他再次進軍大學城,面向廣大學生做生意。他在大學城附近選址,一口氣開了了兩家店面,沒想到生意出奇的好,學生們更喜歡他家的手抓餅。
他找人做過一次數據調查,大學城有8所院校接近15w學生,里面有大概70%的學生都吃過他家的手抓餅。
小張最后總結說,他們能夠成功,如果說4成靠營銷,那么口感占六成。
油酥面團是手抓餅口感的關鍵,他家的致勝法寶:一直堅持手工制作,拒絕機器加工。
當然了,除了手抓餅,面食類食品還有很多。比如,前幾天介紹的餃子,那也是南北通殺的。也有賣包子,賣饅頭賺錢的,還有很多都被做成了網紅食品,成就了一個個“面條哥”、“面筋哥”。
別小看了這些個小吃生意,干得好,一年掙個十幾二十萬不在話下。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