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趙思蕊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范家。

投資家網獲悉,中國富豪格局生變,恒力集團范紅衛財富暴漲,一度坐上中國女首富寶座。

站在聚光燈下的范紅衛,成了炙手可熱的焦點人物,其與丈夫陳建華充滿傳奇色彩的創業故事引發外界關注。而夫妻倆一手創辦的中國民營制造業巨頭恒力集團,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呢?

在中國女富豪排行榜上,赫然出現一張新面孔,她就是恒力集團范紅衛。

范紅衛身價暴漲,主要得益于其與丈夫陳建華一手創辦的恒力集團。官網信息顯示,恒力集團始建于1994 年,是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的國際型企業。

發展至今,恒力集團擁有全球產能最大的PTA 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基地和織造企業之一,員工達12 萬,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競爭力和產品品牌價值均列國際行業前列。

目前,恒力集團旗下擁有恒力石化、松發股份2 家A 股上市公司和1 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同里旅游,以及20 多家實體企業,在蘇州、大連、宿遷、南通、營口、瀘州、榆林、惠州、貴陽等全國多地建有生產基地。

在財務方面,恒力集團的整體表現非常亮眼。2023 年,恒力集團實現總營收7323 億元,位列世界500 強第75 位、中國企業500 強第21 位、中國民營企業500 強第3 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 強第6 位。

如此強大的恒力集團,是由范紅衛、陳建華夫婦白手起家打造的。2023 年6 月,在央視《對話》欄目中,范紅衛面帶標志性微笑談到:“我們用27 年的時間,實現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發展。”

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不同,范紅衛并未在恒力集團崛起后選擇退居幕后,而是始終與丈夫陳建華站在同一戰線,有陳建華現身的場合,范紅衛基本都會陪伴左右,二人因此被外界贊為中國最強“夫妻檔”。

時至今日,經過28 年的風雨洗禮,恒力集團早已成長為中國民營企業陣營當中的一棵參天大樹,作為集團創始人的范紅衛、陳建華夫婦的身家也跟著水漲船高。

在2023 年胡潤富豪榜上,范紅衛、陳建華夫婦以1750 億元的身家排在中國第11 名,而范紅衛一度坐上中國女首富寶座。

從多家媒體報道中,筆者大致了解到范紅衛與陳建華相識、相知并攜手創業的傳奇故事。

范紅衛1967 年出生于江蘇蘇州,畢業后在當地一家紡織廠里做會計,端上了世人眼中的“鐵飯碗”。

陳建華比范紅衛小4 歲,但其人生經歷遠沒有范紅衛那樣順風順水。因家庭貧困,年僅13 歲的陳建華就被迫輟學,輾轉來到建筑工地打工養家。

3 年后,陳建華開始認真考慮建筑工這份工作的意義,并開始籌劃未來。當時,蘇州的紡織業逐漸興起,陳建華從中嗅到商機,拿著打工3 年積攢的本金,轉身投入蠶絲收購生意。

在此期間,頭腦靈活、踏實勤奮的陳建華不僅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有幸結識了身為紡織廠會計的范紅衛,隨著了解的深入,二人相識相知,最終喜結連理。

1994年,一家紡織廠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范紅衛、陳建華夫婦因看好紡織業的未來,決定押上全部身家外加四處舉債,終于將這家紡織廠收入囊中。

在夫妻倆的努力經營下,紡織廠起死回生。之后,陳建華將紡織廠更名為吳江化纖織造廠,這便是恒力集團的前身。

吳江化纖織造廠成立后,陳建華出任總經理職務,范紅衛也辭掉了原來的會計工作,成為吳江化纖織造廠的財務總監,夫妻倆從此踏上了攜手創業的漫漫征途。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卷而來,蘇州紡織業受到沖擊,范紅衛夫婦出于對紡織行業的長期看好,拿出過去幾年積累的本金,大膽決定“進場抄底”。

結果大家有目共睹,范紅衛、陳建華夫婦的抄底壯舉為他們帶來了豐厚回報,其名下工廠一躍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織造業龍頭。

范紅衛夫婦不僅在紡織業干得風生水起,還向行業上游化纖領域大舉擴張,至2002 年旗下的化纖生產基地規模已在全國范圍內名列前茅。

2003年,范紅衛夫婦將旗下產業整合組建了恒力集團,并在業務層面圍繞原有主業展開一系列多元化布局,旗下生意如滾雪球般越做越大。

時間來到2010 年,恒力集團將觸手伸向更上游探索,成立了恒力石化,進軍石油化工領域。范紅衛夫婦再一次取得成功,恒力石化很快便以民企的身份問鼎全球單體產能排名第一的PTA 生產基地。

PTA 即精對苯二甲酸,是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廣泛應用于化纖、輕工、電子、建筑等行業領域。恒力集團進入PTA 行業后,旗下業務完成了從石油煉化到化纖織造的全產業鏈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恒力石化在PTA 等領域的布局,恒力集團助力中國企業打破了海外巨頭對乙烯、PTA 等上游原材料的壟斷。

伴隨恒力石化綜合實力不斷攀升,范紅衛夫婦便將其IPO 上市提上日程,但其上市過程卻頗為坎坷。

自2023 年起,恒力石化開始接受上市輔導。至2023 年,恒力石化全力沖刺IPO ,但由于當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不強,很難通過監管審核。

在IPO 上市碰壁之后,范紅衛夫婦并未就此放棄,而是選擇了曲線救國之路,即尋找合適的借殼上市機會。

2023 年,大連的上市公司大橡塑進入范紅衛夫婦的視線。因連續兩年虧損,大橡塑已經陷入虧損困境,為了保住上市公司地位,大橡塑提出了重組計劃。

當年6 月,大橡塑30% 的股份公開征集受讓方,當時只有幾家大型企業集團符合規定的受讓條件,不出意外,恒力集團拿到了上市公司的股份。

2023年3 月,恒力石化成功完成了借殼上市。至此,范紅衛夫婦收獲了名下的第一家A 股上市公司。

資本游戲一旦開始,就會吸引人一直玩下去。

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打底,范紅衛夫婦于2023 年通過要約收購的方式,取得A 股上市公司松發股份總股本的30.14% ,成為松發股份的實控人,拿下了第二家A 股上市公司。

說起松發股份,曾是A 股跨界布局的代表之一,只是跨界結果不太理想。松發股份于2023 年上市,2023 年開始跨界,走上了“陶瓷+ 教育”的雙輪驅動道路。

然而,跨界布局并未給松發股份帶來預期中的業績持續高增長,反而將公司一步步拖進深淵。財報數據顯示,松發股份的營收和凈利潤在2023 年后均步入下行通道。

具體來看,2023 年度,松發股份實現凈利潤2841 萬元,同比下滑24.5% 。這個凈利潤水平甚至不及跨界前,要知道2023 年松發股份實現凈利潤3664 萬元。

最近兩年,受“雙減”政策影響,松發股份的在線教育直播服務業務受到重創,2023 年實現營收0.08 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僅有1.89% ,幾乎可以忽略不記。

此外,松發股份仍在為此前高溢價進軍教育領域“還債”,2023年度財報中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損失2.1 億元。

目前,松發股份重新聚焦陶瓷業務,2023 年該業務的營收貢獻最大,收入占比達89.95% 。松發股份最新股價接近17 元,公司總市值21 億元出頭。

在范紅衛夫妻名下,還有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同里旅游。同里旅游成立于2011 年,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集“客房、餐飲、會議、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精品酒店的運營和服務。

同里旅游的經營場所為同里湖度假村,坐落于同里湖畔,采用江南園林式的設計風格。2023 年11 月,同里旅游掛牌新三板。

雖然上述兩家公司表現平平,但恒力石化相當亮眼,2023 年度實現營收1980 億元,同比增長29.94% ;實現凈利潤155.3 億元,同比增長15.37% 。

目前,恒力石化最新股價在20 元左右,公司總市值接近1400 億元,被外界譽為“煉化茅”,是恒力集團旗下的優質資產。

從女會計和建筑工,到中國富豪榜上數一數二的重量級人物,范紅衛、陳建華夫婦白手起家并打造出7000 億財富帝國的創業故事令人動容。

不過,資本市場風云變化,各大富豪榜上呈現“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局面。而范紅衛、陳建華夫婦始終秉承一顆實業報國的初心,才是這個喧囂時代最難得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