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秘制鹵味技術分享
骨里香萬能鹵水配方
調制鹵湯:
將所有香料打碎(大顆粒),裝入紗布袋中,扎緊袋口,如果沒有老鹵水,則須先用雞骨、豬骨熬出骨頭湯。
其方法:
取雞架子骨1500克、豬大骨3000克,加7干克水,小火熬制8小時后撈出骨頭,放入鹵料包,干生姜400克,加清水10干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熬制1小時左右,香味溢出為宜,用老抽調好鹵汁色澤,下適量糖色調整(根據成品色澤酌量增減)再放入黃酒100克、鹽150克、白糖50克即可。
糖色制法:
將色拉油1.5兩放入鍋中用小火加熱,加入白糖2兩炒化至呈深紅色剛起白泡時,立即加入清水0.5斤即成糖色。
專用香料配方:
肉桂65克,丁香45克,花椒65克,小茴香65克,大茴香65克,丁椒(一種野山椒)65克,山奈45克,良姜50克,肉蔻50克,草蔻50克,白蔻50克,甘草50克,香葉35克,砂仁50克,陳皮25克。
鹵制流程:
(1)腌制:
各種原料預處理后。將需腌制的原料洗凈備用。取20斤水,加入花椒10克,千里香5克,料酒250克,鹽750克(如溫度過低,花椒、千里香需加水煮出香味后倒入腌制缸中),加入洗凈的原料進行腌制。
大件的(雞、鴨、牛肉、兔肉、鵪鶉、蹄膀等)腌制時間:
冬天0-20度時,腌制12小時左右,春天20-30度,腌制8個小時左右,夏天30-40度時,腌制6小時左右。
小件的(翅尖、翅根、雞爪、雞胗等)腌制:
先用水清洗,加適量鹽進行腌制即可。冬天腌制8小時左右,春天腌制4小時左右,夏天腌制2小時左右。
鴨頭、鴨頸、鴨翅、鴨掌、鴨肫等的腌制:
先將其清洗干凈,加適量水,加鹽,加入亞硝酸鈉(10斤水中加1克,起疏松、發紅及縮短鹵制時間,其加入量不可超量,否則出現中毒現象)進行腌制,冬天腌制24小時左右,春天腌制12小時左右,夏天腌制5-6小時。
腸、肚不需腌制,清洗干凈后出水,即可鹵制。雞爪類則修整清洗,腌制2小時,入150度油中炸制20秒,然后進行鹵制。注:腌制水需偏咸,必須每天更換,不可重復使用。
(2)出水:
難入味的原料在放入鹵鍋之前需出水。在沸水中煮10-15分鐘,煮除血腥味后用清水沖洗干凈。雞、鴨、鵝、牛肉、鴨頭、鴨頸等需出水。所有的小件不需出水,腌制后直接用清水漂洗即可。原料出水控制在斷生剛熟程度為宜,不宜過熟,以防鮮香味滋失。
(3)鹵制(以30斤原料為例):
洗凈的原料放入鹵湯鍋中,加黃酒200克、超級鮮味王4克,博邦醬香王香辛料5克,博邦8610雞膏3克,鹽酌量,煮5-10分鐘后全部撈起檢查,沒有完全鹵好的重新放入鹵鍋中鹵制,直到鹵好為止。然后,將鹵好的半成品放入已停火的鹵水中浸泡10-15分鐘后撈出即成。
(4)上色:
取適量麥芽糖加少量水置于火上用小火煮開,加入適量日落黃,把顏色調成金黃色,然后用刷子在雞、鴨等表面均勻的刷上一層即可。
(5)鹵菜的保管方法:
用塑料袋將鹵菜裝好,放入冷藏柜中(注意不能與生料混放),第二天拿出用6-7成開的油用刷子刷一層,然后刷上一層香油。
龍飛苑飄香肉排
(附飄香鹵水制作)
創意:這道菜的創意在于飄香鹵水的調制方法,以及搭配山西面食莜面栲栳栳食用,體現了面菜結合的特點。
菜品提供:翟啟衛,國家高級烹調師,擅長川菜,新潮港粵菜,高檔海鮮,燕鮑翅參,湘菜,晉菜及山西經典面食的制作等。
原料:排骨750克,筱面栲栳栳200克。
調料:老油150克,
A料(香辣醬、老干媽豆豉各10克,宜賓芽菜、青紅椒米各15克,蔥米、姜米、蒜米各8克),
B料(高湯200克,賀盛味精、雞粉、香油各5克,花椒油、胡椒粉各3克,熟芝麻、花生碎、腰果碎各15克),飄香鹵水2千克,色拉油1500克(約耗50克)。
飄香鹵水的調制:
A料:龍骨、凈老母雞各2干克。
B料:八角、桂皮、香葉、甘草各8克,草果、肉豆蔻、良姜、香茅草各10克,干辣椒、花椒各100克,陳皮5克,白芷25克,小茴香30克,丁香15克。
C料:大蔥、老姜、炸蒜子各200克,胡蘿卜、干蔥各50克,香芹、去葉帶根香菜各100克,鮮沙姜20克,郫縣豆瓣醬600克,泡椒醬500克。
D料:冰糖30克,海天生抽75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400克,老抽50克,鹽300克,味精、雞精各100克,花雕酒250克,肉味增香劑150克,老油1500克,紅曲米水1千克。
鹵水制作方法:
(1)A料剁成大塊,入沸水中汆凈血水,撈出放入不銹鋼桶內,加40千克清水,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煲8小時,過濾湯汁。
(2)B料放入盆中,加清水泡10分鐘,取出用紗布包好。
(3)鍋內放入D料中的老油,燒至五成熱時下C料,小火煸炒8分鐘,取出用紗布包好,老油留用。
(4)將B料、C料放入不銹鋼捅中,加入過濾好的湯汁燒開,大火煲30分鐘后取出B料,改小火煲2小時,取出C料,下入D料(包括老油)燒開即可。
肉排制作方法:
(1)排骨剁成長18厘米、寬12厘米的大塊,用清水泡去血水。
(2)鍋入沸水,下入排骨大火汆5分鐘,撈出控水。
(3)鍋入飄香鹵水燒開,放入排骨燒開,改小火煮30分鐘,關火燜20分鐘撈出。
(4)鍋上火,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入鹵好的排骨小火浸炸2-3分鐘至色澤金黃,撈出裝盤。
(5)鍋上火,入老油燒至四成熱,下入A料炒香,再下入B料炒半分鐘,出鍋澆在排骨上,周圍擺上莜面栲栳栳。吃完排骨后用莜面蘸食剩余的湯汁。快速出菜:莜面栲栳栳提前做好,排骨提前鹵好,點菜時取排骨上籠蒸3分鐘,再按照菜譜步驟4-5介紹的方法制作。上桌時間不超過7分鐘。
桂林牛肉粉
(附特制鹵水配方)
特點:廣西特色名小吃,桂林米粉中又以鹵牛肉粉和鍋燒粉最為經典。
調料:
骨頭湯10千克,老抽500克,生抽1.5千克,紹酒150克,冰糖650克,鹽15O克,桂林腐乳5塊。香料:草果50克,八角250克,沙姜50克,甘草25克,花椒25克,丁香50克,桂皮40克,陳皮50克,白芷15克,白寇30克,干椒100克(炒香),陽江豆豉100克(炒香),羅漢果2個。
制作方法(一份米粉(100克)):
(1)可先將桂林米粉用溫水泡軟,發好后放到燒開的清水鍋里燙透,撈出控干水分。
(2)香料包好放入25千克清水的不銹鋼桶中,大火燒開,小火熬制5小時至出味后,加入5千克牛肉(切小塊,飛水)鹵半小時,撈出即成鹵水。
(3)米粉燙好以后,加骨頭湯(如不加即是干撈粉)、鹵過牛肉的鹵水和鹵牛肉,再加其他調料,如香菜、炸黃豆、炒香的辣椒粉等,可以根據當地人的口味來添加。
關鍵:
1.牛肉最好選腿子肉,鹵水中加入5千克牛肉鹵制是為了能讓鹵水更好地吸收牛肉特有的香味。
2.鹵水一定要保養好,時間越久越好,但此鹵水不可代替其他鹵水。
潮州鹵水精準配方及調制工藝
潮州鹵水精準配方及調制工藝(石家莊閱微食府粵菜總廚:洪明雄)
1、中藥包:南姜2000克、草果150克、桂皮100克、八角100克、花椒50克、鮮香茅100克、陳皮100克、香葉50克、香菜籽50克、香芹籽50克、小茴香50克、肉蔻50克、香砂仁50克、丁香25克、白胡椒250克,將以上藥料洗凈用紗布袋包好待用。
2、香料包:大地魚100克、香菜500克、香芹500克、干蔥500克、干紅椒150克、洋蔥500克、香蔥500克、蒜仔1500克,將以上原料油炸至金黃色,包起待用。
3、調料包:鹽500克、味精500克、冰糖250克、生抽3瓶、老抽半瓶、麥芽酚150克、肉香王100克、高度白酒250克。
4、炒糖色:將白糖或冰糖1000克加水500克,熬制即可。
5、第一次湯底制作:脊骨10千克、老雞15千克、赤肉10千克、清水50千克,將以上原料慢火煲制8小時,可出湯底25千克。
6、鹵水調制:湯底中加入中藥包、香料包、調味包、糖色,再慢火煲半小時即可。
豬下貨鹵水正規配方和制作工藝
原料:豬下貨(肝、腸、肚、心、口條等)5干克;
調料:黃酒500克,鹽600克,味精300克,白糖200克,豬肉香精10克,老抽15克,蠔油50克,蔥100克,姜75克,香料粉400克。香料粉配方:花椒100克,八角100克,桂皮120克,小茴香50克,丁香30克,草果50克,砂仁35克,豆蔻20克,香葉15克,香茅草20克,山奈75克,甘草50克。
制作方法:
(1)調制鹵湯:
將香料粉裝入紗布袋中,扎緊袋口,如果沒有老鹵水,則須先用雞骨、豬骨熬出骨頭湯。
其方法:
取2500雞架子骨、5000克豬大骨加10干克水,小火熬制8小時后撈出骨頭,放入鹵料包,加清水15干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熬制1小時左右,香味溢出為宜,用老抽調好鹵汁色澤,再放入黃酒200克、鹽250克、白糖、味精即可。
(2)腌制:將豬下貨用清水洗凈,加100克鹽進行腌制。冬天腌制8小時左右,春天腌制4小時左右,夏天腌制2小時即可。腸、肚不需腌制,清洗干凈后永水,即可鹵制。
(3)出水:將豬下貨在沸水鍋中加蔥、姜煮10-15分鐘,祛除血腥味后用清水洗凈。原料出水控制在斷生為宜,不宜過熟,以防鮮香味流失。
(4)鹵制:洗凈的下貨放入鹵湯鍋中,加黃酒300克、豬肉香精10克、蠔油50克、鹽25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0-50分鐘,全部撈起檢查,可以用筷子往肉里扎一下,如果有血水流出,說明沒有完全鹵好,重新放入鹵鍋中鹵制,直到鹵好為止。將鹵好的半成品放入已涼制的鹵水中浸泡10-15分鐘后撈出即成。
鹵牛肉制作及私房心得
原料:
肉桂6克、 丁香3克、 八角6克、 草果1個、 紅糖30克、 素油50克、 雞湯1500毫升 、鹽20克 、姜5克、 蔥10克 、牛肉500克,料酒、蒜、茴香、花椒適量。
制作:
1、整塊牛肉去雜洗凈,切成鍋能放下的大塊。
2、燒開一鍋水,將牛肉放入,再燒開片刻后撈出待用。
3、把鍋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先爆香蔥姜蒜,淋上料酒,加入醬油、紅糖、鹽及其他調料,加入雞湯(加水也行,但要熱水,這是竅門),牛肉,大火煮20-30分鐘,改為小火煮至牛肉熟爛入味。
4、待肉連燙涼后,放入冰箱內涼透,撈出切片即可。
私房心得:
1、此菜頭天做,在鹵水里浸泡一夜,進味后,第二天吃最好。但第二天一定撈出抹一層香油,放冰箱冷藏存放,浸泡過久,肉質會發腐;
2、鹵牛肉時鍋內放一快豬肉或排骨,味道會別具濃香,鹵豬肉也可以吃,很香的;
3、鹵水中還可以放一些橙皮或啤酒或可樂等其他自己喜歡的調味品,開發出自己的私房鹵牛肉;
4、鹵水最好保留下來(兩、三天燒開一次或微波燒開)以后還可以再用來鹵雞爪、豬肝等,越老的鹵水鹵出的肉越香;
5、如果鹵出的肉幾天內吃不完,可以再回鹵水中加熱至開鍋,以免肉質發霉或干燥;
鹵汁的配制是做好鹵菜的首要關鍵。鹵汁配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鹵菜的色澤和口味質量。鹵汁一般可分為紅鹵汁、黃鹵汁、白鹵汁三大類。
紅鹵汁
原料:八角20克,桂皮20克,陳皮50克,丁香8克,山奈20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葉20克,良姜20克,草果5個,甘草15克,干紅辣椒100克,香蔥150克,生姜150克,片糖250克,黃酒1000克,優質醬油500克,糖色50克,精鹽200克,熱花生油25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制法:
①草果用刀拍裂,桂皮用刀背敲成小塊,甘草切成厚片,香蔥挽結,生姜用刀拍松,紅辣椒干切成段。
②將八角、桂皮、陳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葉、草果,良姜、甘草、紅辣椒干一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蔥結、姜塊、片糖、黃酒、醬油、糖色、精鹽、熟花生油、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黃鹵汁
原料:
黃梔子150克,香葉10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良姜50克,砂仁25克,油炸蒜仁150克,油炸鮮桔皮150克,芹菜150克,生姜150克,沙嗲醬1瓶,黃酒1000克,熟菜籽油250克,油咖喱150克,味精200克,精鹽230克,骨湯12千克。
制法:
①黃梔子用刀拍裂,芹菜打成結,生姜用刀拍松。
②將黃梔子、香葉、山奈、花椒、良姜、砂仁、油炸蒜仁、油炸鮮桔皮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芹菜結、生姜塊、沙嗲醬、黃酒、熱菜籽油、油咖喱、精鹽、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
白鹵汁
原料:
八角6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白豆蔻25克、陳皮50克,香葉50克,白芷25克,香蔥150克,生姜150克,水酒1000克,白醬油1000克,精鹽12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制法:
①香蔥挽結,生姜用刀拍松。將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陳皮、香葉、白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②將香料袋、蔥結、姜塊、水酒、白醬油、精鹽、味精、骨湯一起放入鹵鍋內,調勻即可。此配方適宜于鹵制10~12千克的生鮮原料(家庭可按比例減少調味料的數量)。
鮮鹵水
紅鹵=鹵料包+高湯+配料+糖色+辣椒
白鹵=鹵料包+高湯+配料
1、高湯原料以及制作方法
高湯所用原料:雞骨架,豬筒子骨。
將雞骨架,豬筒子骨(錘斷)用冷水汆煮至開,去其血沫,用清水清洗干凈,重新加水,放老姜(拍破),大蔥(留根全長),燒開后,應用小火慢慢熬,不能用猛火(用小火熬是清湯,猛火熬的為濃湯)傲成鹵湯待用。
2、鍋中燒水,水開后,把包好的香料包放入開水中煮幾分鐘后取出,目的是去除香料中的沙礫和減少藥味。使香料的味道更加醇正。
3、糖色的炒法:用油炒制。冰糖先處理成細粉狀,鍋中放少許油,下冰糖粉,用中火慢炒,待糖由白變黃時,改用小火,糖油呈黃色起大泡時,端離火口繼續炒(這個時間一定要快,否則易變苦,要掌握好,自己可以先多試幾次),再上火,由黃變深褐色。由大泡變小泡時,加冷水少許,再用小火炒至去糊味時,即為糖色(糖色要求不甜,不苦,色澤金黃)
4、取一干凈的不銹鋼桶。加入高湯,放入姜蔥,調入精鹽、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燒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時,即成新鮮鹵水。
鹵汁配制三秘訣
1.香料、食鹽、醬油的用量要適當:
香料過多,成菜藥味大,色澤偏黑;香料太少,成菜香味不足。食鹽過多,成菜除口味“死咸”外,還會使成菜緊縮、干癟;食鹽太少,成菜鮮香味不突出。醬油太多,成品色黑難看;醬油太少,口味不夠鮮美。
2.原料的選用:
黃鹵汁、白鹵汁不宜使用醬油或別的帶色的調味品,也不要使用容易褪色的香料。
3.鹵汁不宜事先熬煮:
鹵汁應現配現用,這樣既可避免調味品中的芳香氣味白白地揮發掉,還能節省燃料和時間。
鹵制原料時的關鍵
1.鹵鍋的選用。
最好選用生鐵鍋,若鹵制的原料不太多時,選用砂鍋為好。這兩種鍋壁厚導熱性較差,湯汁不易蒸發。食物與此鍋不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用銅鍋或鋁鍋,因此鍋導熱性很強,湯汁氣化快。銅鍋還易與鹵汁中的鹽等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成品的色澤、口味、衛生質量。
2.要掌握好火力。
一般是采用中小火或微火,使湯汁保持小開或微開狀態。不能使用旺火,否則,湯汁沸騰,不斷濺在鍋壁上,形成薄膜,最后焦化落入鹵汁中,成碳末狀黑色物,有的粘附于原料上,影響到成品和鹵汁的色澤、口味。大火鹵煮,原料既不易軟爛,鹵汁又會因快速氣化而嚴重減少。
要掌握好原料的成熟度。原料的鹵制,不管質地老嫩、成熟時間長短,其成熟度都應掌握在軟化時或軟化前出鍋或離火。
鑒別的方法是:用手捏一捏鹵制的原料,如感覺很硬,說明火候未到;一捏即碎爛,則是過火了(屬爛化階段);捏之軟而略有彈性,而且不碎,說明火候正好,即軟化階段。
需要注意的11個問題
制作紅白鹵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由于鹵水是用水導熱介質的烹飪法,它在處理調味料與香料的過程中,以及鹵湯中的基本技術要求。
1、掌握好香料的用量
新鹵水12.5千克,用600-700克香料為宜(6千克水用300克,3000克用150克左右)
2、包好香料香料應用潔凈的紗布包好扎好,不宜扎的太緊,應略有松動。香料袋包扎好后,應該用開水浸泡半個小時,再進行使用,使棋目的是去沙礫和減少藥味。
3、糖色用量
紅鹵糖色應該分次加入,避免湯汁傷色。應以鹵制的食品呈金黃色為宜。
4、熬制原湯
用雞骨架和豬銅子骨熬制原湯時,應用小火,避免大火沖釅湯汁。
5、適時更換香料袋
由于鹵水經過一定原料的鹵制后,會使鹵水中的香味逐漸減弱,因此在香料已經不濃郁時,要及時的更換香料袋,以保持其始終濃郁的香味。
6、不斷試
鹵水中的香料經過水溶后,會產生各自的香味,但香味卻有棋易揮發和不易揮發之差異,為了使香料益出,就要不斷的嘗試鹵水的香味,待認為已經符合鹵制原料的香味后,方能進行鹵制。在試味過程中應隨時作好香料投放量的記錄,以便及時增減各種香料(這一點不好掌握,但是只要你經常做,慢慢的有經驗了,就好掌握了)。
7、離不開咸味
“鹽為百味之本”,這就是說任何川菜都必須有一定的底味,鹵制原料也是一樣,因為鹵水中的香料只能產生五香味的味感,卻不能使原料產生咸味,因此,在每天投放原料時都必須嘗試鹵水的咸味,看其咸味是否合適,差多少咸味加多少鹽,只有在鹽味適宜后才能進行鹵制。在具體操作上,鹵一定的原料就應該加一定的鹽及時補充鹽量,使鹵水始終保持味感醇正的咸味。
8、勤加湯汁
在鹵制過程中,因鹵水沸騰而產生蒸汽,會使鹵水逐漸減少,這就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加水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事先準備一定量的原汁鹵水,邊鹵制邊加入,這樣鹵制的原料能夠保持棋五香味正,醇厚可口。二是事先熬制好鮮湯,在鹵制前加入原鹵汁中,稍傲后再進行鹵制原料。由于鮮湯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可使入鹵原料鮮味濃郁。切記在鹵制原料時加入冷水,這樣會減弱香味,鮮味和咸味。
9、鹵水中忌加入醬油
紅鹵中的金黃色是*糖色來產生的,千萬不能以醬油來代替,加糖色鹵制的原料色澤金黃,不易變黑,而加入醬油的鹵水,時間稍長,經氧化后便會使色澤發黑發暗,時間越長,色澤越黑越深,所以,有的朋友鹵制的原料是黑色的不是金黃色,就是哪個道理。
10、熬好的鹵水應妥善保管
就是熬好的鹵水,應該妥善保管,不宜攪動這點做餐飲的朋友都是知道的,大家也懂我就不多說了,比如夏天,如果經常攪動而不燒開,就會滋生細菌,而使鹵汁變酸變味。
11、是鹵汁中應該加入一定量的雞精和味精
現在由于人民對鮮味的要求都比較高,還有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但是谷氨酸鈉在160。C才能分解為焦谷氨酸鈉,所以在鹵汁中加入味精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請大家放心加入。
來源:食品論壇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