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多也不想背井離鄉”
編者按
又是一年春來到。元宵節過后,經過與家人短暫的團聚后,許多農民工為了甜美的生活又踏上打工的征途,也有一些農民工地因地方經濟發展在當地新建企業找到了新的崗位,也有一些農民工因外出打工積累了一些資本和人脈資源,在當地嘗試創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本報特編發這組稿件記錄他們打工與創業經歷中的酸甜苦辣。
□本報記者劉芝杰
“我們兩口子沒什么文化,也沒有一技之長,在家不好找工作,到了長春那邊賺錢還容易一點?!?月23日下午,在兗州火車站候車大廳里等著上火車的孫大哥,談起外出務工,話語中透出的更多是無奈。孫大哥向記者介紹,自己老家在平邑農村,八年前到長春投奔親戚務工,如今妻子和只有17個月的孩子也要和自己一起“闖關東”??粗谶捱扪窖綄W語的可愛女兒,孫大哥說道:“家里面還有老人,一出去就一年,很想家。很多時候,賺錢多也不想背井離鄉。如果家里有合適的工作,哪怕錢少一點還是想留家里。”
孫大哥告訴記者,自己剛到長春的時候就是跟著施工隊修路務工“賺錢多也不想背井離鄉”,經過幾年的打拼,自己慢慢地開始學著做點小生意:“那邊的壓力小一點,咱們這到那去的人還不少呢?!?/p>
無獨有偶,記者還采訪到來自泗水縣的另一位孫大哥,他除了帶著不少行李之外,還帶著兩大桶花生油、一大包的粉皮?!澳沁叜數厝硕汲远褂?超市賣的花生油也沒有咱家里自己打的香,這粉皮也是泗水的特產,那邊吃不著。”孫大哥指著自己的行李告訴記者,他也是與自己的妻子在外務工多年,最早自己在哈爾濱打工,妻子在家,后來孩子大了也到哈爾濱找工作,一家人都在遠離家鄉的冰城打拼?!拔覀兤鋵嵆跛牟呕貋淼?車票不好買,在外面一年也挺想家。但是趁著現在身體好,多賺點錢給孩子結婚用?!?/p>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農業技術越發達、農民思想也越開闊,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遠赴他鄉務工,不圖別的,就是為了能有一份穩定的、相對于務農更可觀的收入。記者在火車站售票大廳看一群大包小包的隊伍,他們沒有排隊買票,直接到售票大廳設立的自動取票機器上依次取票,然后一起進站候車。其中一位侯大哥告訴記者,他們老家是汶上,在杭州打工,“我們這一伙十來個人都是汶上的,在杭州修地鐵,我知道的,汶上在杭州修地鐵的就有五六十人。”
同樣是從事基礎建設,在濟寧和杭州有什么區別?侯大哥告訴記者,他們在地鐵工地每天的工資是120元,雖說平時花銷也不少,但是一年下來還是能攢下不少。聽到侯大哥的介紹,一旁的一位同伴笑著補充道:“還不算加班費和獎金呢!”話語之中透出滿足感?!耙苍诩腋蛇^建筑,收入不如在外面,能差了一半。這樣正規的工程,發錢也有保障?!绷硪晃荒昙o稍大的師傅則認為,賺錢除了多之外,還要求穩。
除了收入方面的原因,在家沒有適合自己工作也是打工者遠走他鄉的原因。朱海波今年27歲,老家在金鄉縣,從初中畢業就在青島打工,十年下來學會了加工制作皮革的技術,去年夏天結了婚?!氨緛泶蛩憬Y婚以后就在家找找這一類的工作,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現在媳婦懷孕了,還是得出去干?!闭f起這個問題,朱海波多少有點失望,但是如果讓他改行干別的,他心有不甘?!昂貌蝗菀讓W點手藝,荒廢了可惜?!?/p>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