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零工市場、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給予創業補貼……國務院多措施支持靈活就業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7月2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補短板擴內需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確定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措施,促進增加居民就業和收入。
會議指出,今年就業形勢嚴峻,靈活就業規模大、空間大,是穩就業的重要途徑。
會議要求,鼓勵個體經營,支持非全日制就業,對新就業形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加強就業公共服務,動態發布社會需要的新職業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今年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愿緩繳政策,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合理設定流動攤販經營場所。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加大對靈活就業的支持力度,能夠很好地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是當前背景下解決就業很好的措施之一。
圖片來源:新華社
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可給予補貼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靈活就業規模大、空間大,是穩就業的重要途徑。要壓實地方特別是市和區縣政府責任,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引導勞動者合理有序經營。
為此,會議要求,鼓勵個體經營。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紓困政策。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稅收優惠等支持。
支持非全日制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從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
同時,對網絡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在線醫療等新就業形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激勵互聯網平臺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
加強就業公共服務。適應企業靈活用工需要,發展零工市場。維護靈活就業人員薪酬、職業安全等權益,嚴禁拖欠勞動者工資。研究制定平臺就業勞動保障政策。動態發布社會需要的新職業,開展有針對性培訓,增強群眾靈活就業能力。
記者注意到,支持靈活就業一直是國務院推進就業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23年12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曾強調,各地要著眼穩就業大局,出臺更多支持新增就業崗位的措施,抓緊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的規定。當天會議部署進一步多措并舉做好穩就業工作,要求大力支持靈活就業。
支持靈活就業政策措施頻出
靈活就業是社會就業的重要形式之一。今年以來,各級政府部門對靈活就業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
1月3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做好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社會保險經辦工作。通知指出,對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2023年一次性補繳或定期繳納社會保險費放寬時限要求,未能及時辦理參保繳費的,允許疫情結束后補辦,并在系統內標識。
3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強調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其中特別提出,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省內城鄉戶籍限制,對就
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一定的社會保險補貼。
今年5月,人社部在官網上發布了《靈活就業,我有話想說——靈活就業人員問卷調查活動》,該問卷調查中一共列出14個問題,包括每月收入、從事靈活就業的成本是多少、目前的經營收入狀況怎么樣等靈活就業人員最關心的問題。
對此蘇海南認為,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出現了經營上的困難,沒有了新招員工的客觀條件,通過靈活就業解決新增就業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要從多個方面對靈活就業人員進行支持,包括降低創業門檻、減免稅收、降低社保繳費、提供更多市場信息等。
(實習生劉冠叢對本文亦有貢獻)
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