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生意,成本極低,輕松月賺5萬
現在投資創業風險性太大,對于沒有經過管理能力歷練或者沒有創業思維的朋友們,我是不贊成貿然出手創業的。
我比較推崇先選擇一些小生意小項目做做,先練練手,鍛煉一下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同時可以積攢一點創業原始資本,這樣比較靠譜。
這里,就根據我本人長期觀察和調研,一起探討探討2個比較賺錢的方向,供大家考察。
工廠賣早餐
廣東這邊工廠林立,外地的打工者居多,因此這些人對于生活和吃飯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
小伙李思遠來到工廠工作之后也發現了這點,他所在的廠子,在職員工大概2000多人,其中外地的打工者居多。
工廠食堂每天只管工作餐,也就是午飯和晚飯,那早飯工人只能自行解決。而且工人公寓樓下只有一家賣早餐的店鋪,基本都是粥、包子、還有一些餅一類的,幾乎沒怎么變過。
雖然早上生意每天爆,但是眾口難調,還是有不少工人希望可以換換花樣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小李來這家工廠以前,也去過兩三家工廠旁邊的廠應聘,都是不管早飯的,且沒有一家擺攤的早餐店。
于是小李的思路是在工業區的中心點開一家早餐店,然后做一個小程序,去推廣到各個廠區的打工者。他們前一天晚上點好吃什么,早上統一用車送到廠區附近給大家。
為了給大家有個認知接受這個模式,前期的推廣方式,小李是這樣做的,每個廠都建立一個社群,再發放優惠券或者滿減活動來活躍群氣氛,留住群里的人。
由于針對的是在廠里上班的打工人員,群體數量可觀,加上小李做的早點經濟實惠又花樣多,滿足大眾化口味。所以經營了一兩個月之后,很快就把前期的推廣成本賺回來了,開始盈利。目前還在不斷優化進行中。
后面小李打算,如果早餐推廣步入正軌,考慮增加便宜實用的新鮮水果和日用品,以圖更大的蛋糕。
仔細想一下,小李的經驗還是很值得我們參考的,如果我們能做到十個廠或者更多的社群,這樣所建立的社群就會展現出群體優勢了。
因為工廠打工的,流動性都是比較大的,今天在這邊,明天也許就不做,想換工作。所以我想我們還可以和正規的勞務公司對接,幫大家介紹工作,那才當真是一本萬利。
小李的案例說明,做生意,千萬不要隨大流,核心工作是找需求,好的需求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當然了,這只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