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本時代,勤勞≠致富

很多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年人,是怎么富裕起來的?

可以說基本都是因為資產價格上漲,躺贏賺來的。

早年因為結婚生子的需要,這批中年人早早買了房子做資產,從此和所在城市的發展捆綁。后面隨著年紀的增長,可能房子不夠住了,可能孩子要上學了。所以又頂著壓力貸款換了新房,或者買了學區房。

08年以來,全球央行大放水,導致資產價格不斷上漲,這個中年人按資產價格衡量也越來越有錢。

錢變多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勤勞工作以后,工資上漲了多少。而是因為買了資產以后,手里的資產因為央行印鈔價格漲了,所以躺贏了。

這里也可以看出,在這個資本時代,單純的想靠著勤勞工作致富,本來就是非常扯淡的事兒。

不信你看看,身邊的農民伯伯,他們日日耕作很勤勞,但一直都不富裕。那些建筑工人,日日搬磚很勤勞,也沒有變富裕。

除了少數特殊行業,或者擁有特殊技能的金領,基本沒有人能單純靠勤勞工作變的富裕。

因為,你存錢的速度不但跑不贏資產價格上漲速度,更跑不贏全球各國央行核動力印鈔機的速度。

單靠勤勞就能致富,不過是全球精英們忽悠吃瓜群眾的話。讓他們以為自己貧窮,只是因為工作不夠勤勞和努力。

2、為什么要有“資本思維”?

在這里,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個窮人,很窮,一個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

窮人得到富人贈送的牛之后,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是沒過幾天, 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

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只羊,先殺一只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拿去賣,可以賺更多的錢。

窮人的計劃如愿以償,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

窮人想:這樣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買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

窮人的計劃又如愿以償了,但是日子并沒有改變,又艱難了,又忍不住殺雞,終于殺到只剩一只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

他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 打一壺酒,三杯下肚,萬事不愁。

很快春天來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竟然發現窮人正就著咸菜喝酒,牛早就沒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貧如洗。

最后,富人轉身走了,窮人卻仍然一直窮著......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深刻的問題——

貧窮的問題從根本上是思維問題,富人本來給了窮人致富的資本一頭牛,可是卻被窮人當成日常消耗給浪費掉了!這就是貧窮的根源!

往往只停留在羨慕或者本分勤勞的朝九晚五之中安于現狀,不敢有夢想或有夢不敢追,我想這才是當下勤勞而不富有的根本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僅僅是錢,而是行動的勇氣、思想的智慧與財商的動機。

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裝著經營知識與資本思維的大腦。

3、將財富轉換為金融資本,走資本致富之路

我們大多數人靠勞動賺錢,富人卻靠資本越來越富有。

雖然很多人都渴望財富,追求財富,卻很少有人去學習如何獲得財富。

當你有了一些財富的時候,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財富轉換為金融資本,創造被動收入系統。

就是說,你需要學會資本思維,學會“錢生錢”,就像巴菲特那樣賺錢。

有一則這樣的財富定律:

對于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百萬花費了8年時間,那么,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只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只需要3年就足夠了。

因為,當你有了豐富的經驗和啟動的資金之后,就像汽車已經跑起來,速度已經加上去,只需輕輕踩下油門,車就會疾駛如飛。

開頭的8年可能是最艱苦的日子,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樂趣,且越來越容易。

所以說,想在資本市場賺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你不斷積累資本意識、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獲得最后的成功。

資本市場最大的魅力在于,只要你認知到位,就永遠不缺賺錢的機會;

資本市場最大的遺憾就在于,即使別人把機會告訴你,認知不到位也賺不到錢。

實際上,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精進,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