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耐心看完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激烈,人們在選擇手機的時候也更加的理智,小米手機這個靠網絡發展起來的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近日,小米一度跌破9元到歷史新低。遙想不到一年前的去年7月,小米在港交所以17港元/股的價格上市,如今已經快要跌去一半了。小米的股價一蹶不振。即使雷軍也重新掌舵一線業務,也還是無法提振二級市場的信心。毫無疑問,這家公司來到了內憂外患的關鍵一年。曾經風光無限的小米再次面臨寒冬。究其原因,主要是2023年下半年以來小米就一直深陷低迷狀態。而宏觀經濟的低迷走勢,競爭對手的強烈攻勢以及小米自身戰略方向的調整都在某種程度上為小米日后的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1. 手機產業大方向不明朗
小米依靠手機起家,在當年第一個主動讓出溢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親民的品牌形象也幫助其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在小米的財報中,我們看到,智能手機銷售業務占小米總收入近60%(2023Q1)。而今天,全球整個手機市場都在經歷寒冬,手機行業整體的“寒冬”對小米未來營收的可持續性造成擔憂。在目前市場寒冬的情況下還要與戰斗力相差無幾的對手去拼搶市場,小米手機可以說在浴血拼殺。從財報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雖然止住了2023下半年以來的低迷狀態,但相比去年同期,11%的市場份額依然下滑了13%。
去年,小米的銷量增長幾乎全部靠的印度和海外市場拉動,撇去這塊遮羞布,小米的國內銷量與其體量比還是太慘。除了依然在印度市場保持自己第一的位置以外,小米在烏克蘭份額已經排名第一,   西班牙排第三。小米在海外的擴張模式,基本上遵循了國內的邏輯,先通過大量中低端產品打開知名度,再開設小米之家擴充渠道,由于印度消費者市場情況與幾年前的中國市場高度類似,取得了極好的效果。但首先,小米不可能像一加一樣完全立足于國際市場;其次,國際市場上的挑戰者也來勢洶洶,VIVO在印度的第一季度就實現了108.4%的增長。
 
  1. 產業項目多分散了整體實力
如今的小米已經不完全是手機,設計了很多的電子產品,做小米移動電源的紫米、做小米空氣凈化器的智米、做小米手環的華米、做小米凈水器的云米等等,小米要同時在八個以上的領域中與各個巨頭交戰,壓力不可謂不大。小米財報上有約295億元的存貨,同比增長了80.4%,其中成品約191億元。
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更新太快了,遑論小米還要同時在多個領域都保持這么快的更新速度。拉滿這么多存貨量也是個很沉重的心理負擔,但這是小米選擇全面布局不得不面對的。小米撒的種子太多了,一個人耕不過來又全都想要。其實如果手機市場沒有降溫得那么快,這個問題是不顯眼的,但現在在手機市場重壓之下,這個不利條件的影響被擴大了。
可以看到,小米危機的最大推手其實是市場變動的外部因素,其次才是自身戰線太長帶來的附加影響。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形勢說不定比2023年更加嚴峻。而像2023年的絕地反擊,小米還能再來一次么?
小米這個靠網絡發展起來的企業,如今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這樣正式創業的本質,本身創業就是隨時面臨著考驗,希望小米能夠重整旗鼓,厚積薄發。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上一篇 想干手工活怎么聯系廠家?
下一篇 種400畝菊花能掙多少錢(種植菊花每畝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