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一張紙賺來148億,用500元白手起家,如今做到了行業第一
說到紙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龐大的市場需求也促進了紙巾產業的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用紙消費量呈現穩定增長態勢,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生活用紙市場規模已達千億級別,不少人靠著紙巾獲得了事業與財富。
當下,如果要說起國內有哪些知名的紙巾品牌,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這四大品牌——潔柔、維達、清風、心相印,相關資料顯示,這個品牌占據著國內紙巾行業80%的市場份額。同時,根據2023年紙巾排行榜顯示,潔柔的銷量更是位列國內紙巾行業第一,創始人鄧穎忠更被外界稱為“紙巾大王”。
說起鄧穎忠,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的了解不是很多,當年農民出身的他,曾用500元白手起家,成功將一家小紙廠發展成為如今公司市值百億的紙巾巨頭。目前,潔柔擁有6大生產基地,在全國有600多個經銷商,業務覆蓋全球2000多座城市,遠銷東南亞、中東、非洲、澳大利亞等國家及地區,而說到潔柔能有今天的成就,最大的功臣非創始人鄧穎忠莫屬。
1951年,鄧穎忠出生在廣東中山,農民家庭出身的他從小家境貧困,7歲時父親去世,靠母親撐起家庭。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早早就輟學,去到一家造紙廠打工,這也是他人生與“紙”接觸的開始。
到1978年,鄧穎忠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當時,28歲的鄧穎忠四處借來了500元,還雇了5個工人來做幫手,自己開了一家簡單的小作坊,專門來生產水泥包裝紙袋,這也是中順潔柔的前身。然而,上天卻在他事業剛走上正軌的時候,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他的廠房和設備給盡數燒毀,最后,他將燒剩的廢銅爛鐵拿去賣給收費站,換回了2萬塊錢。
所幸的是,鄧穎忠并沒有被這場大火所擊敗,他很快就振作了起來,因為鄧穎忠平時待工人不薄,所以工人們在知道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會過得很艱難,甚至是沒工資發的環境下,還是心甘情愿地跟著鄧穎忠一起打拼,沒有絲毫抱怨。后來,鄧穎忠帶著那2萬塊錢重新出發,他通過不斷地借錢、賒賬才重新開了新工廠,并靠著之前積攢下來的客源人脈,鄧穎忠的新工廠的生意很快就恢復了正常運轉。到1989年,鄧穎忠工廠已擁有過百名員工,年產值已經超過百萬規模。
1989年,鄧穎忠經過一番考察過后,發現了生活用紙市場的商機,這一決定也奠定了企業如今所取得的成功。那一年,“中順潔柔”公司正式誕生,按照當時他的市場規劃,第一步就是先將廣東的紙巾市場占領,第二步就是要開始布局全國市場。當時,中順潔柔投產僅三個月的產品,市場上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不少經銷商甚至要帶著鋪蓋來排隊才能進到貨。
到90年代中后期,潔柔品牌的紙巾已經在珠三角打響了名號,不僅公司資產過億,還成為家喻戶曉的紙巾品牌,甚至在市場上還冒出了許多仿冒的產品,足以見得當時潔柔的市場地位有多高。后來,鄧穎忠就開始在全國各地置辦廠房,采取了自己秉持的那種“虧了算我,賺了大家”的合作方式,雖然在外界看起來很“傻”,但后來還是順利地在全國打開了市場。
2010年,中順潔柔成功上市,成為A股第一紙巾企業,目前公司市值已經超過220億。根據中順潔柔公布的2023財年半年財報顯示,中順潔柔營收達42.48億元,凈利潤達4.07億元,與此同時,根據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實時數據顯示,“紙巾大王”鄧穎忠的個人資產已超過14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傳統“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同,鄧穎忠更認可的是“良才善用,能者居之”的方式。今年3月份的時候,其兒子鄧冠彪辭去了總裁職務,到4月份的時候,他更辭去了董事長一職,父子倆自此沒有在中順潔柔擔任主要管理職務,決定過上“甩手掌柜”的日子。與此同時,公司開始執行職業經理人制度體系,由“外人”劉鵬來擔任董事長的位置。
不得不說,正是因為創始人鄧穎忠一直專注于紙巾品質,中順潔柔才能一路披荊斬棘走到今天,在生活紙巾領域擁有一定的行業地位。對于后時代的中順潔柔來說,沒有了鄧穎忠來主持大局,未來又會迎來什么巨大改變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