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伙大集擺攤,用魚刺做菜,賣10元一份,月入2萬有車又有房
趕集這個概念,只停留在我的記憶之中,當時每個月總有一個固定日子,爺爺奶奶會帶著我去附近的集市上轉一轉。那時候,就覺得趕集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情。不僅能吃到好吃的,還能看見許多好玩的東西。而如今,這樣的集市隨著時代的更替,變得越來越少了。
過去趕集就像是一次大型的商會,天南地北的商品都會在集市上出現。解決了,交通不便利下的貨物流通問題,小型的趕集雖然到現在也越來越少了。但大規模地趕集在國內某些地方仍然存在,其規模和熱鬧程度都絕非一般人可以想象,今天要說的是山東的大集。
大集第一位打卡人,表面嘻哈的小胖卻十分的踏實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地方鎮每到農歷的初四,初九和十四就會有一次大集。那場面可不是一般的熱鬧,在人山人海之中,如果不是特別的關注,你是很難從這么多人中找到我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的。當然你也可能會在其他的大集中找到他,因為他會趕18個集。
凌晨5點不到,這位99年的小胖哥就開著他的皮卡車,來到了零下5度的大集上。因為有太多東西要提前準備,燒炭,洗鍋還有準備食材,如果等天亮了再來,想要賺錢就沒有什么指望了。盡管辛苦,但這位小哥卻比很多人都要看得通透,他說:“這就是為了生活。”
以前就只有他媽媽和他兩個人,現在生意好了,小胖哥叫上了家里的親戚也來幫忙。不過他從沒有偷懶過,一直都是在大集上第一個打卡上班的人。別看小胖炒菜的時候嘻嘻哈哈的,平時卻是一個不太愛說話的人,相比許多同齡人,他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穩和踏實。
用魚刺做菜,靠炒菜月入兩萬,買車買房
小胖哥會炒的菜有不少,豆皮蒜黃、辣炒豬頭肉、素炒豆芽,還有只賣10元一份的搗魚刺。這里的魚刺可不是我打錯字了,是真的用魚骨魚刺來做菜。主要用的黃花魚,白鰱魚和鱈魚的魚刺來做,炒制調味之后,所有的魚刺魚骨都十分的酥脆,慢慢吃不用擔心會被卡到。
這道菜在當地還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地方特色菜,不過這種邊角料用來做菜,雖然成本不高,但要想一個月收入2萬,還是不大可能的。小胖哥之所以能夠,靠趕集賣炒菜買車買房,主要還是因為起早貪黑的勤奮,再加上現在人也有些火了,生意比以前就更好了。
除了炒菜以外,他家還賣丸子湯,不過這手藝就是小胖哥媽媽的了。坐在攤位旁,一邊感受大集的人聲嘈雜,一邊坐著小馬扎在石板桌上吃飯。忽然有一種浪跡江湖的感覺,那時那刻要是再來上一壺酒,不過是一個人,還是幾兄弟都會在心中燃起一團江湖豪氣的火焰。
總結
大集的魅力,我無須多說,其中的氣氛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夠領略得到。而車水馬龍之中,小胖哥忙碌的身影,極其和諧地融入了之中。就好像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一般,雖然里面的人多到數不過來,但仔細搜尋之后,你一定會看到一個特點鮮明的勤勞之人。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