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

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

夢醒時見你

可實際

林深時起霧

海藍時浪涌

夢醒時夜續

但終究

鹿踏霧而來

鯨隨浪而起

你沒回頭 又怎知我不在

你做夢都想得到的商標,何嘗不是想夢醒時擁有。但一時的疏忽和大意,錯過了最佳申請期,或被搶注,終究失去夢想的商標,結果多年積累的品牌成了一場空。商標還在,卻不屬于你。當你還在猶豫時,當你還在擔心成功率時,你沒“回頭”,又怎知商標最終不會被國家商標局審查員審定通過呢。

他,23年前花了2000元注冊了商標,如今已擁有上億身家!要記住:當下時代,越來越多的用品,我們似乎習以為常、隨處可見,但往往就是那些毫不起眼的產品,讓它背后的老板賺的盆滿缽滿!信息時代,市場上處處是商機,關鍵在于您是否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商標,就是企業進軍市場最好的利刃。

一根小小吸管,僅有8毫錢的利潤,竟然創造過億元的年收入。這就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品牌——“雙童”。

“雙童”商標的誕生

1994年,一位叫樓仲平的義烏商人“斥巨資”買下了一個生產吸管的流水線。靠著自己不凡的推銷能力,很快就簽下不少客戶。生意越做越大,難免讓人眼紅,于是紛紛效仿起他也開始生產吸管,一時間整個義烏的吸管廠達到了十幾家。

那時的企業對商標概念還很模糊,品牌保護意識更是淡薄。對于剛剛興起的吸管事業,行業內沒有固定規范,各家廠商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加上都沒什么品牌,這就讓樓仲平的吸管銷量大打折扣。當時,大家對于吸管的外包裝,都不約而同印著一男一女的兩個小孩頭像,這讓樓仲平看到了商機。

既然市場上做吸管的廠家都沒有正式的商標和品牌,為什么不給自己的吸管做一個品牌呢,這樣別人也更容易記住。于是在1997年,他帶著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的圖案跑到義烏工商局去查,發現這個商標還真沒有人注冊,樓仲平趕緊花了2000塊錢注冊了下來,并且起名為“雙童”。

1998年5月,商標注冊成功了,這也代表著在我國的吸管產品中只有他一家可以叫“雙童”,更是只有他一家的吸管可以印有一男一女的圖案。之后,樓仲平開始大力發展推廣自己的“雙童”品牌,像在報紙上發表聲明,要求別的廠家停止使用等。

由于樓仲平的吸管質量比較好,加上有了商標的保護,久而久之那些進貨商只認準了“雙童”。樓仲平的品牌意識,讓他從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逐漸占據了義烏及周邊市場。

商標成就的上億身家

商標注冊的優勢及好處,就不多說了,但要記住一點:大客戶通常都會找一些品牌廠商合作,一方面是為了質量保證,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市場影響度。因為有了固定品牌,樓仲平還獲得了不少大訂單。

吸管的利潤實在太低他曾花2000元注冊的商標,23年后,為他創造了上億身家!,為了能改善這一現狀,樓仲平又在吸管的性能和外觀上下了一番功夫進行創新。如今,“雙童”吸管的樣式有300余種,有卡通吸管、風車旋轉吸管、更有專門為病人發明的不會回流的省力吸管。當然,對于在商標上嘗到甜頭的樓仲平已經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每發明一種新型吸管就會申請專利。現在雙童吸管擁有著全球一半以上的吸管專利權。

現在樓仲平儼然已經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吸管大王”,全國四分之三的吸管都來自樓仲平旗下的雙童,光賣吸管一年的營收就超過2個億。

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不要忽略身邊的任何一件小事。小小吸管注冊商標,不僅具備品牌意識,還重視創新專利保護。這也告訴我們:把一件件小事做到極致,就算是一根只有8毫錢利潤的吸管,也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往期精彩回顧

更多有關知識產權的問題歡迎致電盛凡官方咨詢電話,我們將有權威專業顧問為您詳細解答。

部分素材和圖片改編于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