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小吃”又有兩件集體商標注冊成功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5日電 (楊伏山 陳重捷)近日,“同安小吃”兩件圖形集體商標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至此,同安區集體商標增至7件,是廈門全市擁有集體商標最多的行政區。
同安歷史悠久,小吃種類繁多、久負盛名廈門“同安小吃”又有兩件集體商標注冊成功,碗仔粿、大腸血、薄餅、沙茶面等在地美食深受消費者喜愛。為進一步推廣同安小吃,早在2023年,同安區市場監管局就指導區個體私營企業協會注冊3件“同安小吃”圖形集體商標,商標圖形似閩南古厝,以“同”字及閩南建筑為設計元素加以變形,類別為第29類、第30類和第43類。
商標獲準注冊后,同安區通過“協會+經營者”的模式進行統一商標管理、統一授權使用、統一規范經營,培育出一批同安小吃授權店、形象店,傳統小吃煥發出全新活力。
此次新增的兩件商標圖形為卡通熊,是2023年通過征集獲得的“同安小吃”形象IP,名為“同同”(公熊)、“安安”(母熊),商標注冊證號為:、,類別為第30類。
兩件商標申請注冊時未指定顏色,可套用任何顏色進行使用,商標專用權的使用范圍更為寬泛。今后,這兩件商標將和已注冊的“愛熊來”文字商標搭配使用,“熊”是閩南話“?!钡闹C音,“愛熊來”即意“愛常來”,體現了同安人廣交天下友的熱情,展現了同安小吃笑迎四方客的胸懷,擬人化的商標形象能傳遞更多元豐富的品牌內涵,是對同安小吃品牌保護的進一步完善和充實,有利于進一步推廣同安小吃,增強同安小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廈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說,符合條件的商家都可以向區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申請商標授權使用,但注冊集體商標只是第一步,將商標培育發展成品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才是最終目的,這需要商標持有人、商標使用人及各相關職能部門長期共同的努力。
據悉,“同安小吃”還有6件圖形集體商標已進入初審公告程序,三個月公告期內如無人異議,也將獲得核準注冊。這意味著同安小吃將獲得更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也將獲得更高的市場價值和更廣的發展空間。(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