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同的知識產權產生的效果不同

1、商標保護的效果:

(1)解決“防止產品名稱被山寨、防止市場宣傳同質化”的問題。

(2)凸顯商品價值。走在路上 、乘地鐵中,我們看到身邊陌生人的手機背后是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形狀,就知道這是蘋果的;我們看到同事手里拿的咖啡杯上是綠色顯著的美女圖案,就知道這是星巴克咖啡...這就是商品的商標凸顯出來的價值:區別于其他商品或服務。

2、專利保護的效果:

發明方面:解決“防止競爭對手對核心算法、商業模型以及應用場景抄襲”的問題。

實用新型方面:解決“防止對產品外觀的簡單修改”的問題。

外觀方面:解決“防止產品外觀的山寨、防止APP的Copy和防止用戶體驗的Copy”的問題。

據美國一個研究單位統計,在美國的制藥工業中,如果沒有專利制度,至少會有60%的藥品研制不出來,因為藥品的研制需要高額的投入,而且周期也長,一般需要10年左右。而在日本,1940年至1975年35年間,僅創制了10種新藥,1975年日本開始對藥品施行產品的專利保護后,至1983年8年間就創制出87種新藥。因此,專利權對創新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自己擁有專利權,競爭對手如果想購買這一知識產權或取得許可使用的權力,往往要付出高額費用。這就使得同行或競爭對手為取得市場競爭優勢,必須在已有知識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做出新的創造商標、專利、版權分別保護的是什么?,并依法取得自主的知識產權,這種站在他人肩膀上不斷前進的循環往復,有力地推動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也有很多情況下,自己擁有了專利權,不同意轉讓或許可他人使用,那他人就不能使用。

3、著作權保護的效果:

解決“源代碼被盜用、抄襲”的問題。

五、申請注冊商標,申請注冊專利,登記著作權有什么流程區別?

1、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

(1)查詢商標能否注冊;

(2)提交申請(? 提交申請材料;? 繳納費用);

(3)申請受理;

(4)審查公示;

(5)下發商標注冊證書;

2、申請注冊專利的流程:

發明專利申請審批流程:

(1)專利申請

(2)受理

(3)初審公布

(4)實質審查

(5)授權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審批流程:

(1)專利申請

(2)受理

(3)初審公告

(4)授權

外觀專利申請審批流程:

(1)專利申請

(2)受理

(3)初審公告

(4)授權

3、登記著作權的流程:

(1)提交申請

(2)受理

(3)審查

(4)證書

六、申請注冊商標,申請注冊專利,登記版權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1、申請注冊商標需要的文件:

公司注冊商標需要提交的材料:

(1)執照蓋章掃描件

(2)委托書蓋章掃描件

(3)商標標樣

(4)商標申請書

個人注冊商標需要提交的材料:

(1)委托書簽字掃描件

(2)身份證簽字掃描件

(3)個體戶營業執照簽字掃描件

(4)商標標樣

(5)商標申請書

2、申請注冊專利需要的文件:

(1)申請發明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請求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說明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說明書內容的撰寫應當詳盡,所述的技術內容應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后能予以實現為準。

權利要求書:說明發明的技術特征,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說明書附圖:發明專利常有附圖,如果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術方案的,可以沒有附圖。

說明書摘要:清楚地反映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

(2)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請求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說明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說明書內容的撰寫應當詳盡,所述的技術內容應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后能予以實現為準。

權利要求書:說明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說明書附圖:實用新型專利一定要有附圖說明。

說明書摘要:清楚地反映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

(3) 外觀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請求書:包括外觀專利的名稱、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名稱、地址等。

外觀設計圖片或照片:至少兩套圖片或照片(前視圖、后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如果必要還是提供立體圖)

外觀設計簡要說明:必要時應提交外觀設計簡要說明。

3、登記著作權需要的文件:

按要求填寫的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軟件的鑒別材料;

相關的證明文件。

知識產權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國,活躍在企業壯大做強的發展當中。其中,商標、專利和著作權承載著不同的知識產權作用,當然也有交叉的部分,它既保護了知識產權創造者的獨占性,又激勵競爭對手在高起點上去創造新的知識,并對侵權者有著分明的打擊警懲作用,也對企業創新創業有著極大的鞭策作用。在知識產權的作用不斷凸顯的今天,理應受到企業和個人更多的重視,才能真正保護自己的權益。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