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一篇名為《網絡宣傳的低價代理記賬會害了您的事業(看完大吃一驚)》的網文,閱讀量很高,創客君仔細拜讀了,也針對其中觀點淺談幾點。

該文洋洋灑灑數千字,基本論點無非是:以“互聯網+”為噱頭的低價代理,起初“殺氣十足”,而后“手忙腳亂”,最終必將慘淡收場。

1、“互聯網+代賬”,接納還是拒絕?

文中寫到:形形色色“E”代賬公司清一色是所謂的“外來戶”。

創客君肯定“外來戶”搞不定代賬這個觀點,但說市場上搞“互聯網+代賬”的都是“外來戶”就不對了。

科技浪潮推動社會進步,行業要發展必定要在“互聯網+”的大浪里翻滾過。如此排斥互聯網,當真是“過于守舊”!

互聯網有多種表現形式,建立平臺是一種;入駐別人的平臺做電商也是一種;該文的作者(應該也是代賬界同行),你現在利用微信造勢也是“互聯網化”的一種方式…

反互聯網派,那你家別做百度推廣,別開淘寶店鋪,別運營微信公眾號啊!

既然“互聯網+代賬”是“大勢所趨”,就應當積極參與。雖然不是二師兄(八戒財稅)那樣做互聯網起家,財大氣粗,但中小代賬公司卻也能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互聯網,為自己的公司添磚加瓦。

文中還提到:互聯網確實厲害,但再怎么厲害卻只是一個工具和手段。它提高了效率,改善和改變了原有的通路,卻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

沒錯,所以你不該排斥互聯網,而應該接納并利用它!

2、該不該低價?多低算低?

該文的作者很明顯的表現了“反低價,低價惡意營銷、擾亂市場”的觀點。但創客君想說的是,多低算低?

一個公司給自己的服務定怎樣的價格,那是通過商業模式規劃出來的,除了考慮收入來源、成本結構,也考慮產品定位、客戶關系、價值主張、銷售渠道等。

行業普遍價格是一個衡量標準,但不是全部。如果一家公司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比如用一鍵報稅軟件減少人工開支)或商業模式創新(比如通過工廠化流水作業提高服務效率)來降低成本,那么自然可以定出比你更低的價格,并長期保持低價,享受低價帶來的競爭優勢。

對此,滯留在傳統模式下不堪重負的你,沒有權利做過多非議!

該文寫到:低價僅僅是推銷的前奏…一時低價反映出的恰恰是這些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炒作的公司的行為本質:吸引眼球!

創客君想說,客戶沒那么傻!早已習慣了各種低價宣傳的消費者,不是那么容易掉坑里的。

舉個大家都懂的例子:咱們宣傳注冊公司免費的時候是不是附加至少一年的代理記賬?客戶最終和你簽約,那是計算了“注冊公司+代理記賬”一共多少錢,若覺得劃算,才合作的!一句“注冊公司免費”真能拉來客戶?你拉來的只是“詢問者”,誰還不是問清楚才簽合同的~

說代理記賬8元一個月、18元一個月乃至28元一個月的互聯網公司,大肆宣傳之后,套走了客戶的電話號碼,當客戶得知還要同時付第二年高達幾千塊的代賬費時,肯定不合作了,而該互聯網公司能做的,就是拼死命地打電話,只到所有電話都被標記為“騷擾營銷”為止…

以“吸引眼球”為出發點的低價不是真正的低價低價代理記賬公司是如何做到“低價”的?(看完恍然大悟),也不可怕,因為他們奪不走你的客戶;而以商業模式創新或技術發展為前提的低價,是長期、真正的低價,能做到的公司就能在“優勝略汰”的市場中先贏一步。

3、故步自封,再好的時代你也看不到春天!

最近幾年,多少行業從虛擬現實嘗試到人工智能,而代理記賬呢?還是一個老會計帶著幾個小會計做著幾家公司的賬嗎?

互聯網早已席卷了所有領域,故步自封總要面臨被淘汰的那一天,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至于低價,你說現在買智能手機便宜了嗎?那也得看你買哪一款!

代理服務也是一樣,不同的服務針對不同的客戶,價格自然不同,只能說,隨著技術的成熟,成本相應減少,某些服務的價格會降低,這是趨勢,也是行業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