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推個體戶紓困政策:初次創業可貸50萬,推行歇業制度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通訊員 市聞
5月5日,浙江省政府下發《關于扶持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意見》,含25條具體舉措。據介紹,這是全國首個針對個體工商戶的紓困政策。
個體工商戶是浙江經濟最微觀、最活躍的因素,也是與百姓生活關系最密切的主體。目前,該省共有個體工商戶554.7萬戶,占全省市場主體的63.2%,整體帶動近1250萬人就業。
澎湃新聞(http://www.semjishu.com/)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著眼于當前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受經濟大背景和疫情不確定性影響,面臨市場預期不穩、發展信心不足、成本壓力增加、金融支持不夠等諸多困難,該局牽頭整合10個部門,制定了該紓困政策。
浙江省《扶持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意見》分“降低經營成本、給予專項補貼、強化金融幫扶、優化營商環境”四個方面,共25條舉措:
降低經營成本,明確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5萬元(含本數)以下免稅,鼓勵引導非國有房屋租賃主體在疫情期間為受困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因疫情影響無力足額繳額電氣水費用的個體工商戶“欠費不停供”等;給予專項補貼,含補貼防疫、消殺支出,定向發放消費券、服務券等惠民補貼以提高個體工商戶經營性收入等;強化金融幫扶,推動個體工商戶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擴面增量,明確對初次創業的個體工商戶最高可申請5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推廣“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類信貸產品;優化營商環境,包括推行歇業制度,即對因疫情影響暫時無法開展經營活動,但仍有較強經營意愿和能力的個體工商戶,允許按規定進行歇業,對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實行“首次不罰”,引導和鼓勵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個體工商戶助困幫扶等。
“個體工商戶面臨費用高、貸款難、發展難等問題突出,政策提高了實效性和針對性。政策還突出了重點領域和行業,重點關注餐飲業、零售業等個體工商戶占比最高、受疫情影響最為明顯的行業。”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
責任編輯:謝春雷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