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七條措施促進就業,小微企業創業最高可獲200萬元貼息貸款

N海都記者 袁麗群

海都訊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日前,根據中央“六個穩”有關要求,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就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工作提出十七條措施,措施中應對市場影響促進就業新政策執行至2023年底。

科技人員離崗創業 保留3年人事關系

措施提到,要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促進就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穩住就業基本盤。實施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揮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此外,要培育壯大新動能,創造新就業崗位。

同時,要鼓勵創新創業,拓寬就業載體。將創業孵化基地運營主體納入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對象范圍,符合條件的可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貼息貸款。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畢業5年內大中專院校(含技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由創業地給予不超過1萬元的一次性創業扶持補貼。將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對象放寬至個體工商戶。支持一批科技人員離崗創業,對于經批準離崗創業的,可在3年內保留其人事關系,并與原單位人員同等享有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等方面權利。

對不裁員、少裁員企業給予穩崗補貼

措施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實施“護航行動”,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對積極采取措施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按該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從失業保險基金中給予穩崗補貼。對受市場因素影響遇到暫時性困難的企業,可提高穩崗補貼標準。對去產能企業多、涉及員工數量大、就業崗位少的統籌地區,加大失業保險省級調劑金調劑力度,使更多企業享受到穩崗補貼政策。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將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降費率政策延長至2023年4月30日。

此外,推行用工調劑,穩妥分流安置職工。鼓勵相近行業企業吸納因市場因素造成失業的職工,每吸納1人并穩定就業半年以上、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給予不超過500元的一次性補貼。幫扶重點群體,強化政策舉措支持。將就業見習對象放寬至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中等職業學校(含技校)畢業生。

強化政府促進就業責任 納入工作考核

措施提出,實施全方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升勞動者能力。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大力開展崗前培訓、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和新技術新技能培訓,推動企業對在崗技術工種職工每3年組織一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加強監測預警,應對失業風險。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就業監測,加強就業數據和宏觀經濟數據比對分析,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業等統計監測指標。

同時提出,要強化工作責任加強就業保障;強化政府促進就業責任。要加強對就業創業工作的領導,健全政府負責人牽頭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就業形勢分析研判,落實完善政策措施,確保各項就業目標任務完成和就業局勢穩定;健全督查落實和考核激勵機制。完善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納入黨委、政

府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對抓落實有力有效、大膽試點創新的,加大政策和資金傾斜力度;對工作成效突出的,按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