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農村的冷門商機,80后小伙花9萬辦廠,如今2個季度就全部回本
80后一位年輕小伙子,前幾年由于做生意失敗,不得已又去給別人去打工。
在給別人做工時,卻意外發現了個冷門商機,1個人埋頭苦干大半年,凈利潤竟然達到12萬多,并且投資成本還不到10萬,關鍵在自己農村院子里就能干。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年輕人,都是為了生活不得已去選擇打工,因為當我們有了家庭,歲月已經不會給我們足夠的機會找所謂適合自己的商機了,只能在打工過程中不斷找翻身機會。
就像這位30歲的小伙子一樣,來自農村,沒有一技之長,由于幾年前做生意失敗,現在也只能靠下點力氣掙工資,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又讓他重新成了月收入三四萬的小老板。
事情開始是這樣的,這位小伙子由于生意虧損,又沒有技術和高學歷,便來到一家水果批發市場當裝卸工,起早貪黑,雖然忙時能分到7000多的工資,但是一年下來,依舊存不住多少。
也正因為如此,更加堅定了這位小伙子創業的信念,雖然在打工,但是內心從未有過放棄,一直在尋找一個讓自己翻身的商機。
一次偶然的機會,老板讓他跟著自己去水果產地批發點水果,當第一次來到漫山遍野的水果園時,不僅讓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瞬間還讓他發現了個冷門商機。
看到果農老板和雇的工人正在給即將要成熟的水果包果袋,并且就在果園旁邊,還有2輛3.2米箱貨正往下卸從網上訂購來的部分果袋,這果袋的需求量直接讓這位小伙子驚呆了。
在后期跟這位果農的談話過程中,小伙得知,每年只是他們附近這片果園,果袋都要訂購四五萬的貨,雇工人包果袋都要用時20多天。
面對這茫茫的水果園,使用量如此之大,果袋竟然還需要從網上訂購,這樣的空白市場一下便激起了這位小伙子的好奇心。
帶著這個商機,小伙回到家一有機會就會通過查閱各種資料看果袋的生產工序,包括實地去了解本地區的一些種植瓜果的果農,最后經過半年的考察,終于得出結論。
第一果袋生產利潤偏低,在他們本地區甚至周圍城市沒有專門搞這塊生產的,像一些專賣農業物資的小商店,也是從外地進貨來賣,這樣的競爭大可不必太擔憂。
第二就是生產果袋投資不大,并且工序簡單,在農村自己家院子里就能干,如果規模小,1個人也能忙得來。
不過唯一的困難就是銷路問題,第一次做這種業務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同時也怕上了機器設備貨又賣不出去,因為這次的創業,對于這位小伙來講尤為重要,所以要更加格外小心。
翻來覆去的思考后,這位小伙子想到了一個點子,自己先去果袋廠家批發部分果袋回來,再合計著生產出來的成本,切身實際的去跑跑市場,雖然這樣是賠錢考察市場,但是比起投資機器設備的風險來講那是九牛一毛。
在跑業務過程中,首先是去一些農資店,給他們免費留貨讓他們給代賣,注意是免費,只有這樣這些店才會同意給你推銷。
同時自己也拉著成品去果農和菜農的種植地去搞推銷,根據測試出來的結果,很多果農就是因為這上門送貨的服務,能節省不少時間,所以在價格幾乎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很多都選擇訂購這位小伙子的果袋。
雖然這樣開始是虧損,但是卻換來了真實的市場實情,比起別人帶,比起自己想象更真實一些,所以有這樣的膽量,也為這位小伙子后期的成功打好了基礎。
同時根據這位小伙子分享的跑業務經驗來看,在跑銷路的時候,最主要是靠發展果農給自己去代銷。因為他出面推銷,要比我們更有說服力,關鍵很多身邊的鄉親也更容易買他的賬。
只要跟這些果農推銷商談好合作,自己就能輕松許多,有些是直接給提成,有些是直接多給些貨,總而言之,只要能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他會很努力的為自己去工作。
這位小伙子,就是采用了這種銷售模式,自己先在自家院里上了臺小型的果袋機,算是成立了一個小的加工作坊。第一個季度就搞了4萬左右的凈利潤。后來又加上自己做電商,通過網絡在全國范圍內又結識了更多的大客戶,可以說現如今銷路方面已經非常穩定。
最后得出的結局,這個行業只要把客戶服務到位,品質保證好,客戶基本上都會長期去使用,只要打開市場后,每年的收入也是比較平穩的。
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商機,在大多數人眼里可能都不會認可,總覺得不現實,但是就被這位小伙子活生生搞成了現實,如今干了1年多時間,已經在縣城買了房換了車。
當然,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也只是這位小伙子創業艱辛中的冰山一角,真正受得委屈和辛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其實每個行業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更不是單純靠一個機會就能做起,是需要在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里付出百分百努力才行。
身邊這種案例相信有很多,或許很多朋友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對這個行業,或者是對這位不甘平庸的小伙子有更多評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