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做哪些生意?適合白手起家的小生意
很多人看不上街邊的小生意,認為不值幾個錢。
感覺小本生意,永遠沒有坐在辦公室里面體面,特別是很多白領,面對穿著不那么體面的路邊攤的從業者有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
其實往往你認為不起眼的人,可能一個月的收入比白領高幾倍。
曾經我身邊的一個同事說,她孩子的同學媽媽是在街邊賣煎餅果子的,每月收入有一萬元。
但是很辛苦,每天凌晨3點就需要起床炒土豆絲,做出攤的準備工作。6點就已經在街邊等候著顧客來購買了。
所以,街邊的小吃很多生意都很賺錢,就是看你能否吃得了苦。只要能夠付出辛苦的努力,是肯定能夠賺錢的。而且她的收入是我同事的2倍。
01 路邊小吃攤賺錢
民以食為天,如今的中國可是“舌尖上的中國”,疫情還未完全過去,不管有錢沒錢,大家都是該吃吃該喝喝,日子總得樂呵著過!
沒大本錢,開不起餐廳,搞不了大排檔,至少我們可以小成本做做小吃攤,一樣可以切入火爆的餐飲業。只要努力,一定能夠分一杯羹!
之前我們寫過一位大姐,在小區擺攤賣炸土豆粒,大家很感興趣,這里再次講講。
土豆經過二次炸制,能保證外皮酥脆,但內部又能保證那種軟糯的口感。
小碗5塊,大腕7塊,她每天下午5點多來開始炸,晚上最多10點就收攤,周末她都雙休,放假從來不賣。
她攤位上最暢銷的口味是:糖醋加辣。
一般點炸土豆都是麻辣味的,很少吃糖醋味的,尤其是糖醋再加點辣的口味,也是比較稀奇的。
所以專門來嘗嘗這種比較稀奇的口味的人還真不少,她的攤子隨時都排著很長的隊買,收攤時還有很多人買不到。
就這樣的土豆粒,大姐每天能賣3桶,口徑60公分、深1米的塑料桶。
4年左右時間吧,她就在老家買了套房,還給老公買了一臺十多萬的車,供一個小孩大學畢業。
02 利用廉價農產品賺錢
先來看一個故事:
2011年年底,蘿卜價格非常便宜。
低到6分錢一斤了,一外地人花一千多元就一次買了十噸。
把蘿卜加工成蘿卜干,在每斤能賺一元的情況下,
轉手賣給省會城市的各大酒店和批發市場。
就憑這一手操作,他大賺了一筆。
這是個真實的案例,如果你沒有在餐廳酒樓吃過小菜酸蘿卜干,你可能無法理解。但是,項目哥我就特別喜歡一些餐廳的酸蘿卜干,非常好吃。
我們這邊的酒店餐廳,一般都是餐前送一碟酸蘿卜干和一碟花生米,通常我吃完,都會再點一碟,一碟蘿卜干要賣5-15元,看餐廳高檔程度而言。最貴的一碟能賣到15元!
另外,去年底,我也經歷了一個案例:
有一個“生鮮購”小程序商城,它為了吸引用戶,達到低成本獲客,利用一款廉價的農產品來去引爆。
這個農產品就是胡蘿卜。它搞了個活動,分享轉發鏈接,2人拼團,就能以1塊錢購買10斤胡蘿卜,還包郵!
乍一看,這明顯是一個虧本引流的活動,送越多虧越多啊!
但是,他做了個小細節的安排,你若再付19元,就送你一個商城的年卡會員價值299,另外,還送你一箱30個土雞蛋!
怎么樣?這波操作下來,你會不會再付19元呢?只要有需求的,大部分人都會付費埋單。因為,實實在在撿到便宜啊!
好了,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商家還是虧啊,怎么賺錢?項目哥告訴你,到這里,商家不會虧了。
胡蘿卜10斤成本是3塊錢,沒錯,就是低價收購農民大量滯銷的。一箱雞蛋成本9元,三毛錢一個,當然前提也是大量采購。再加上本次快遞費平均5-7元。
看吧,到這里,看得見的,最壞打算都是盈虧持平。然而,商家卻賺了用戶,還有順帶銷售了其他產品帶來的盈利。因此,這一波活動下來,商家是穩賺不賠的!
有很多農產品,在城里值錢,比如玉米,比如土豆,比如紅薯,比如玉米炒一炒,或者做成爆米花再賣,土豆可以煮半熟曬干作為炸薯片,或者提取淀粉。紅薯可以提取淀粉。等等,然后再賣到城里,就能產生附加值。
亦或者,像我上面提到案例,利用廉價農產品來去引流獲客,最后可以通過流量變現,一樣賺大錢。
03 農村自媒體
今日話題:頭條號三農領域自媒體“巧婦9妹”,如何草根逆襲,年收入一千萬?
說到三農自媒體,巧婦9妹的案例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巧婦9妹現如今是頭條最火熱,變現能力最強,各方面資源利用最全面的自媒體人,到現在年收入超過1000萬,對于這些成功,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巧婦9妹成功的時候,農業+電商+直播的方式并未紅火,模式也不成熟,但是巧婦9妹,就愿意做第一只螃蟹,現在模式已經成熟,也很火熱,巧婦9妹自然成了領頭羊,并成功變現。
那么,2023做自媒體還有前景嗎?
先說結論,新媒體目前已成為每一個企業的標配,對于個人來說,人人皆是自媒體只是一句口號,但是未來“出眾”的人必然具備的一個東西,叫做“個人互聯網影響力”。
以我作為一個從業者的判斷:做自媒體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這句話在2025年以前,會一直適用。
但是,接下來做自媒體需要拼點實力了,至少在國內市場已經過了“搬運”的紅利期,所以需要咱們有創意,有原創能力。只有我們產生的高質量內容,才會吸引人來看,才能留住粉絲。
最后,我強調,要做自媒體,就沖著造IP去做,好好地經營自己的互聯網影響力,未來會受益無窮。別再做什么營銷號、搬運號了,這類賬號遲早被淘汰。
別說你不會,短視頻不會拍,你可以寫,可以說,現在的自媒體平臺豐富的很,你只需要選擇一個深耕下去,都足夠你吃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