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耐心看完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說起農村有什么副業可做,大家總會認為沒有多少可供選擇的余地,但其實在農村也有很多副業可以用來發展賺錢。

  甭管是養殖、種植還是農產品加工、自媒體等等,在互聯網的加持下,現在農村的出路和創業項目也是越來越走向多樣化發展了。

  今天三五創業網再給大家分享一個適合在農村里面做的副業,做好了可以比主業種地還賺錢,幾乎人人都能做。

  01 小小榨油坊大有可為

  我想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或多或少都對小作坊里的土榨花生油有所了解吧?

  小的時候,我跟著父母去過很多次這樣的榨油小作坊,那時候每家每戶幾乎都是自己榨油吃,很少有去超市買的。他們往往會當著客戶的面壓榨、過濾、灌裝,買得放心。

  還有小商販做移動花生油現榨現賣生意,一度也是非常流行,他們投入幾千元榨油的設備以后,就開著車走到哪個鎮就做哪個鎮。

  生意好的地方就停留幾天,一斤油去掉成本也能賺幾元錢,一天少說也能賺幾百塊錢。

  現在大家都追求綠色純天然無污染,而現榨油坊的特點是:自選料、現榨油、操作流程透明。

  這正迎合了大眾需要放心食用油的心理,也就是放心油坊最大的賣點和特點。所以現榨油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大的。

  怎么做這個現榨油坊的生意呢?

  首先選址

  現榨油坊的店址最好選在當地的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農村集鎮中心、城鎮居民區內這些人流量集中的地區。

  一來可以節省成本,說不定直接在自家院子里都可以運作了;二來,現榨油作坊的生意做得基本都是本地生意,不宜距離居民過遠。

  油坊面積以15平方米至40平方米為最佳,店內應進行簡單裝飾,給人以整潔、衛生的感覺。還有就是設備的擺放也要講究起來,最好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讓客戶一眼就可以看到是怎么壓榨的。

  其次是機器設備

  因為常見的食用油加工有榨花生、大豆、油菜籽、芝麻、油葵、胡麻籽、山茶籽、棉籽、花椒籽、核桃仁、桐籽、蓖麻、杏仁等各種各樣的原材料,所以機器設備方面,最好投資多功能榨油機,可以壓榨多種油料作物的那種。

  最后是成本利潤分析

  就目前而言,榨油坊的賺錢模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賺加工費

  拿我這邊的城市舉例,當客戶拿著東西去榨油是收取加工費的,不過收費并不算是很高,只能賺個辛苦費。

  老板定的加工費的價格是每榨100斤的花生,就要收30元的加工費,相當于一斤花生收0.3元的加工費。

  如果能將來料加工榨油坊選在一個合適的位置,量一起來,其整體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

  第二種是賣油渣餅

  榨油出來的油渣統稱為干餅,例如豆餅、花生餅、棉籽餅等等,這些油渣餅油坊不僅可以復榨,而且復榨后的油渣餅還可以賣給做食用油的廠家再次提煉,最后才做飼料或肥料。

  除了可以和養殖業合作,花生渣還可以賣給食品廠用來做糖果,所以說榨完油后的油餅殘渣的價值是遠遠遠高于他的加工費用的。

  就是這些不起眼的菜籽餅渣,在市場上可以賣出0.8-2元每斤的價格。當菜籽的出油率在30%-40%左右的時候,基本上會出40%-50%的菜籽餅渣。

  也就是說每100斤菜籽去榨油,可以出40-50斤的菜籽餅,而這些菜籽餅價值都在40-50元左右了,怎么算都是一塊很大的利潤來源了。

  第三種是自己榨油賣

  有些農戶家里沒有種植油料作物的,但又想吃上新鮮現榨的好油,往往會選擇到榨油坊購買新鮮榨出的油。那么我們就可以直接收購當地的油料作物,利用自家的機器榨油加工銷售給當地居民。 不僅省去了長途運輸的費用,還能以初級農產品的價格收購原材料降低成本,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然后將機械設備放置于農貿市場、鬧市區、超市門口、副食糧站或居民聚集區等地點現場榨油即可,現場銷售,售價甚至會更高,每斤至少也可以有2~3元的利潤。 如果我們能批發走量,和縣城的飯店、學校、機關食堂、 糧油超市和食品加工企業等合作,這利潤那就更上好幾個層次了。

  當然,我說得是很輕松,這都是需要我們去長期經營才能得出的結果,關鍵是口碑要做好,其次還要有一定的營銷能力。就像很多榨油坊為農戶免費榨油也算是積累人氣的一個手段吧。

  至于成本方面,炒子機約1500元,榨油機約3000元,濾油機約1800元,電動機約750元,店面租金就按每月300元至400元,其他小件物品600元,固定成本合計8000元左右。

  還有就是流動資金5000元左右,用以購買原料,支付工人工資等,所有東西加起來兩萬塊錢以內基本就可以搞定了。

  這樣看來,榨油坊還算是一個小成本的好生意,賺大錢可能是指望不上,但要想在農村里養家糊口總歸是沒問題的。

  02 大叔靠“免費榨油”

  年賺30萬

  油作為大眾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場是永遠不會飽和的,但要做大做強,最終還是需要走品牌化、專業化的道路。

  李東來的榨油坊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路線,他自有品牌的花生油銷量非常大,就連當地的中學都是他的客戶之一。

  那他是如何打通銷售渠道,讓人購買他自有品牌的花生油呢?

  一開始的時候,李東來發現當地居民中絕大部分是喜歡拿著自家種的花生到店里現榨的,只有少部分的人會購買現油。

  所以他一開始為了聚集人氣,采用了“免費榨油”的方式吸引村民前來他這里榨油,但是有個要求就是店家要回收剩余的花生餅,50斤花生起榨。

  這樣一來,榨油的數量就有了一定的保證,我前面說了榨油出來的油渣是很值錢的,哪怕不收加工費,他都是有得賺的。

  很多村民不知道油渣餅的價值,一看,有免費的好事,于是就都一窩蜂地跑他那里榨油了,初始的客戶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積累了下來。

  在榨油的過程中,李東來還做了一個舉動就是弄了個半透明的加工間,用現榨的油炒菜做銷售演示,客戶甚至可以進里面品嘗一下。

  憑借一手出色的榨油技術,李東來榨的油口感不僅好還香到不行,一下子就虜獲了大批居民的胃。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村口那邊有個榨油佬,榨的油不僅口感好,還又香又安全。李東來的口碑也是越做越好。

  本來這些客戶都是他榨油的客戶,出于對他的信任,紛紛變成了他自榨油的忠實大客戶,居民們經常會在過年過節時購買他的花生油送禮用。

  前些年,地溝油、轉基因、摻假油等現象太嚴重,造成人們對食用油不放心,李東來這種當著客戶面榨油還讓人品嘗的方式,無疑是很容易打消客戶疑慮,獲得客戶好感的。

  再來說說李東來榨油坊的利潤問題,他機器設備包括其他各項成本一共投資了5萬塊錢,但是一年的利潤卻可以達到30多萬!

  以李東來榨一包100斤花生米來計算,現在花生米的出油率在38%-46.5%,影響出油率的主要因素是花生粒本身的品種問題,還有機器設備的效率問題。

  我們以李東來這邊正常出油率的40%來計算,也就是說他每榨一百斤花生米可以出油40斤。

  成本:現在100斤花生米的進貨成本是507元。

  利潤:花生油渣餅收購價為1.8元一斤,一百斤花生米出48斤油渣餅,也就是說油渣餅可以賣86元;他這里花生油每斤賣15元,最終每一百斤花生米的利潤等于(40*15+86)-507=179元。

  而李東來的榨油小作坊,他一天是可以榨八九百斤花生米的,這樣一算的話,每天的純利就能達到1432元。

  即使除去場地租金、包裝、機器損耗、搬運費、挑選費用、師傅工錢,這個利潤空間仍然很有想象空間。

  所以說在農村開一個現榨油坊,采取現榨現賣的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市場。在你們村子里,有這種類型的鮮榨油作坊嗎

  03 寫在最后

  雖說農村有不少加工小作坊的生意可做,但像榨油坊這樣低門檻又真能掙到錢的項目還真是少之又少。

  也許是受此啟發,李東來村里碾米的地方后來也效仿了這種做法。同樣可以用米糠來抵加工費。不管怎么說,這樣的方式在農村里也算得上是兩全其美的賺錢方式了。

  世界上沒有完全賺不到錢的生意,賺多賺少的問題而已,但都是得靠人去做的。有的人生意效益立竿見影,有的人生意得細水長流,看你自己怎么運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