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耐心看完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一名“三農”創業者,返鄉創業已經十多年。我認為在農村投資規模不大,技術要求不復雜,家庭或者家族可運作,當年能見效,二三年即可回收成本,這樣的小項目、小加工場還是有的。

  在這里列舉五種:

  第一,木材加工場

  國內木材需求50%有賴于進口提供。比如,安裝一臺桉樹單板旋切機,開工正常,月收入1萬元是有保障的。

  第二,干果加工場

  比如,龍眼、荔枝干果加工,或者羅漢果、八角、辣椒、堅果類等干果加工,只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原材料也是充足的。

  第三,紅糖加工場

  紅糖有著比較穩定的消費需求群體,在糖料蔗種植產區,開辦一個用傳統工藝技術的紅糖加工場,應該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第四,糧食加工場

  小型的大米、玉米等糧食加工設備投入不算很大。如今有不少人喜歡有機、生態化生產的大米,如能夠保證質量,營銷渠道暢通,吸引客戶,開辦這種類型的小加工場,是能夠創收的。第五,料油加工場

  豬肉價格上漲的同時,也推高其他食用油價格的浮動。加上人們對食用油的品質和消費觀都在變化,生態的、綠色的、安全的、健康的理念日益突顯。

  比如,原生態的山茶油、芝麻油供不應求。有些地方山茶油賣到50、60元/斤。近年來,許多地方山茶油規模化、產業化種植不斷擴大,產能將持續增長。原材料充足,市場前景好,開辦一個小型的油料加工場是可行的。

  以上所舉是我的觀察與思考,拋磚引玉,但愿能有所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