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餐飲外賣行業,還能做嗎?該怎么做賺錢?
在上一篇我們分析揭秘了外賣這個行業,主要分析涵蓋行業的17個要素所存在的問題。雖然發展至今,外賣行業暴露出各種問題,讓眾多餐飲人頭疼不已。上一篇文章,最終我們的結論依舊是外賣是可以實現盈利的,根據存在即合理的觀點,2023年,外賣依舊可以入手,畢竟行行出狀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那么這一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2023年的現如今,外賣到底還能做嗎?主要分析現如今的形勢下我的觀點。其次我們再探討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實現賺錢。希望能夠為準備投身外賣行業的朋友提供參考。
Part 1
首先,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身邊的真實案例。
前面提到過我在19年退出外賣行業后,隨即將自己投資的外賣店轉讓出去,由于當時門店生意還不錯,以滿意的價格轉讓出去。當然連生意也轉讓過去了,前幾天涉及到營業執照報稅的問題,不明情況的我特意打電話給他,才得知門店在今年2月份已下線。當時的內心很復雜,一方面是他接手過去堅持了兩年半的時間實屬不易,另一方面也感嘆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經歷前后三年多時間,也終于宣告結束。由于我和他年齡相仿(稱呼為沈哥吧),也比較聊得來(當然重點還是轉讓給他的店,讓他很滿意),便“采訪”了半個小時。于是我非常急切地問他,是生意不好做嗎?虧了嗎?他告訴我,其實前一兩年確實賺錢了,基本上一個月還是維持在五千單,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才決定關店。聽到這句話我心里多少踏實了一些,也相信其真實性,否則也不會堅持這么久,要知道,外賣店能存活三四年的當真不多。于是我很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便和他討論外賣的點點滴滴。他也表明自己現在在幫別人管理外賣店,待到實際成熟,他會再次創業外賣。
最終,我和他的很多看法不謀而合,同時也印證了我曾經認為外賣可賺錢的可行之法,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下~
Part 2
這里我先分析下大環境下的外賣行業,我的觀點。
一、外賣的市場需求受疫情影響不降反增,并且未來依舊向好趨勢。
根據各方調查數據表明,近幾年受疫情影響,更多堂食加入外賣的爭奪戰,當然同時外賣的需求量也有顯著提升。并且從長遠來看,外賣在逐年的發展中,一直是漸增趨勢,那么這樣一大塊蛋糕,終歸會有人去爭奪。
二、近年來外賣兩大巨頭面臨著各方壓力,未來存在可能。
如當初的淘寶,隨著其他平臺的崛起,如今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吧。
美團餓了么兩大巨頭爭奪十余年,發展迅猛發不可收拾,看似地位穩固,也不定存在著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一方面,來自國家的宏觀調控,近年發生的一些管控事件,不就表明這一點嗎。
另一方面,來自餐飲商家協會,當規則發展到不合理的程度,自然會奮起反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最后一方面,來自行業競爭,如抖音、順豐、滴滴也頻出攪局信號,美團外賣的兄弟美團團購,現如今不就是這樣,可謂是地位一點都不穩固,甚至相對外賣而言,屁股還做熱乎,就要東奔西跑。
所以,外賣行業,未來會有更多的可能,值得期待。
三、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讓自己成為更專業的餐飲人。
外賣發展至今,逐漸趨于成熟,再加上互聯網時代,曾經品牌的差異化越來越小。縱然每天都有新手小白奔赴外賣市場,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潮水退去,留下的都是精英,才是最后分到蛋糕的人。
因此,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成為更加專業的餐飲人,我相信你也可以游刃有余。
綜上所述,作為平民玩家,我個人有以上三點足矣,這就是我們愿意奔赴奮斗外賣事業的理由。也希望大家有自己的獨立想法,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加入這個行業,而不是稀里糊涂就搭鍋做飯。
Part 3
那么我們既然決定加入外賣這個大家庭,肯定得打有準備、能贏的仗,臨時抱佛腳肯定是不可行的。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分析,現如今,外賣糾結該怎么做,才能賺錢?
為方便大家理解,我們根據這兩張經營測算表,將整套理論分解為17個知識點:心態、細節、代運營、食材成本、包裝成本、活動補貼、營銷成本、毛利率、人均價、日均訂單量、月均營業額、房租成本、人工成本、宿舍開支、能耗、易耗、純利潤。
其實也就是前一篇文章各要素提出的問題,在這里我們就來直接探討如何解決,文章比較長,望大家耐心閱完~
一、心態
做外賣,尤其是在一線,心態一定是第一位的!這是沈哥反復多次強調,雖然不知道他經歷了什么,但我深信不疑。
大家要做外賣,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尤其是自己經營的時候,什么工作你都得做,同時你還得面對各種問題,身心疲憊的時候,心態一定要穩住,不管是生意好還是生意差,半途而廢虎頭蛇尾的外賣店數不勝數,不然外賣的存活率也不至于那么低。
希望大家能像沈哥一樣,他的積極樂觀心態是令我佩服的,能夠將外賣店堅持三年半下來,最終還是因為家庭原因選擇關閉。其實他已經算是外賣行業,少有的能夠功成身退的人。
二、細節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外賣店就像兩口子過日子,是個細活,方方面面你得精打細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外賣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還真挺多,如這涉及到的17大要素,你問我什么最重要?我覺得都很重要,沒有“最”。
所以,我覺得外賣還是比較適合兩口子去做,我相信他們的細節能力。
原因很簡單,要想實現如上圖這樣可觀的利潤,行嗎?肯定行!但這是需要條件的。
三、代運營(0-3000元)
關于外賣代運營這個職業我不想做過多評價,我相信這也不是大家重點關注的事情。
我看很多老板整天到處學習外賣代運營,看直播、看書、買課,學習是好事,要看個人情況。
如果你具備學習能力,你能同時兼顧線上運營與線下管理,或者你是退居幕后運營,那么我贊成。但是據我所了解,咱們餐飲行業,大部分老板的學習能力確實有待提升,前些時間我制作的運營課程,一些同學就反映很難理解,尤其是那些數據分析~
那么對于準備學習外賣運營的朋友,我的建議是,網上關于外賣運營的課程去找一整套(或者購買相關教程也不貴),記住,是一整套!別東找一個西找一個,這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和混淆你的思維。拿到一套教程后,自己研究,仔細琢磨,不懂的地方再請教別人。
如果你是一個具備學習能力的人,外賣的代運營還是比較好學(十天都能夠將一個實習生培養成運營經理)。
那么對于不懂線上運營的老板,我的建議是,你肯定得去請個代運營,毫無疑問,這個錢不能省。現在代運營也比較透明,有沒有熟人無所謂,能以利益牽扯住他,這是最靠譜的。其實大家都是打工,各司其職,還是比較好相處的。
我知道很多商家對代運營的評價不是很好,說實話,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現如今,代運營水平的差距其實不大,那么在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么生意會存在巨大差距?想不清楚沒關系,總之,別把問題都歸咎到代運營身上,外賣也是餐飲,始終要回歸線下。
我看到網上一些牛人,號稱運營第一人,沒有失敗的案例之類的,我是真佩服~
補充一下,關于外賣運營,作為老板,你可以不精通,但你不能不懂。
四、食材成本(25%)
在這里我將食材成本下調至25%,確實,很難做到,但是,不是不可能。如同我們的堂食門店,食材成本做到25的也不稀奇,這樣的重要指標值得我們去研究。
1、選擇品類很重要,產品成本也是你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2、不能只盯著降低食材成本,這是死路,價格合理才是解決辦法。
3、當然采購也很重要,我們一些老板不辭辛勞,一天的菜來自好幾個渠道,整理好其實不麻煩,會過日子。
五、包裝成本(10%)
10%的包裝成本應該只高不低。
關于包裝成本,就不做過多的分析。
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定位和需求,來決定產品的包裝。
切勿虎頭蛇尾。
六、活動補貼(10%)
10%的活動補貼我們就不做變動。
關于活動補貼,這里也不過多分析。
我的建議是該參加就參加,沒辦法,平臺是這么設定的游戲規則。
具體咨詢你的運營經理就行,這不是你操心的范圍,相信他~
七、營銷成本(5%)
5%的營銷成本,比較合理。
具體根據你的運營經理安排,我的建議還是“該花花”,尤其是前期的營銷費用,這很有可能決定你的高度。
八、毛利率(29%)
那么根據各項成本支出,最終我們得出的毛利率為29%。
這個毛利率其實不高,但在外賣行業也不低,大家能做到這一點,那我覺得未來可期,加油,好好干~
九、人均價(25元)
以成都為例,25元的人均價,扣除平臺抽傭、活動補貼,到手差不多16元左右,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這只是我按照大多數普通項目設定單價(可能也是最低價,再低就要虧啦),你也可以做單價更高的項目。
十、日均訂單量(150單)
那么按照每天150單的設定,美團100單、餓了么50單。
要實現盈利,我覺得這是合理的。
不過現實的情況是,實現這樣的單量其實難度不小,當然也不大。
不過既然專業做外賣,這樣的單量都實現不了,那確實沒什么好做的。
這里說一下,大家不要好高騖遠,單量多自然好,但我覺得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切勿聽信別人吹噓~
十一、月均營業額(112500元)
25(人均價)*150(日均單量)*30(天)=112500元
112500(營業額)*29%(毛利率)=32625(月毛利)
那么根據我們的設定,月均營業額為112500元,這里不是實際收入,也不是銷售額。作為計算參考,不懂也沒關系。那么大家關心的預計收入大概在7萬多(16元*150單*30天)。
正常情況下,一家普通的外賣店,一個月有這樣的收入,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至少是可以實現盈利的。
至于那些吹噓一個月賣十多二十萬的,肯定有,我只能解釋:最佳的盈利狀態并不是業績峰值的時候。這個不可否認吧。
所以,實在一點,適合你的才是好的。
十二、房租成本(3000元)
如上一篇文章提到5000一個月的房租做外賣,確實比較高。
那么在成都現在再想找到1200的鋪子確實不好找了,3000左右的鋪子,基本上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的。
如果能夠更低當然更好,這也是你的利潤空間,看你如何操作。
十三、人工成本(2*1500元)
關于人工成本,2*1500元,我的設定是這樣的。
假如夫妻二人帶兩個兼職(兼職可以做下午2-5或者晚上8-11三個小時,主要是打理切配菜,一個月1500元差不多),夫妻二人的工資我并未計入其中(站在財務的角度是該算進去的)。
當然如果是請人,我認為這樣的配置也是合理的,2個正式工+2個兼職。
至于請人能不能完成每天150單的量,這個因人而異,有人做當,當然也有人沒做到。
不過我知道夫妻二人是可以做到的,至少沈哥做到了。包括以往的案例,也是可以的。
控制工資成本,也是你需要精打細算的一項,是能夠操作利潤空間的一部分。
十四、宿舍開支(0-2000元)
宿舍的支出費用,如果是夫妻店,有房的確實可以省去這個成本。
當然如果你是請人,就一兩個員工還是比較好安置的。
兩千的預算應該是足夠的。
十五、能耗(3000元)
關于能耗,前一篇我們是按照4000元計算,這里其實還是有一定操作空間的。
當然這和你使用什么樣的能源有很大關系,是天然氣還是煤氣,差距確實比較大。
我認為這樣的單量,每天100的能耗是差不多的。
我想說的是,如果是夫妻店,能耗方面的節約肯定是有所不同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做過老板的人應該是贊同的。
曾經我聽過這樣一件趣事,有一家冒菜店的老板在訂單不多的時候,居然沒有開煤氣,靠著原水溫度,把一鍋冒菜悶熟了。。。雖然不提倡,不過大家可以看出來,能耗確實可以想方設法去實現的對吧~
十六、易耗(500元)
易耗與能耗一個道理,別小看節約啊,外賣店本就是小本生意,我向來提倡,該花一定要花,眼鏡都不眨,但該節約一定要節約。
這個時候,會居家過日子的兩口子我覺得就非常有優勢啦。
十七、純利潤。
那么最終,我們計算出照這樣的設定,純利潤在18125-21125元。
當然這里沒有計入兩個人工工資,若再扣除兩個人工資7000元,利潤也在一萬以上,再加上這樣的情況你作為老板,應該會負責運營吧?運營費可以省去。利潤也在一萬多。
如果是夫妻二人來操作,那么一個月下來,還是有接近兩萬的利潤,沒技術沒文化,相對在外面打工(月入幾萬的別抬杠哈),應該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對吧。沈哥夫妻二人是愿意的,他們也做到了。
更何況,我給出的框架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利潤空間是可以通過人為去實現的,平臺扣點我們控制不了,但是比如食材成本、包裝成本、人工成本、能耗易耗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積少成多,利潤肯定會有更大的空間。
end
那么這是關于外賣的17個要素,我覺得有必要的都一一進行了分析。
我們可以看出來,我是按照比較保守的方式計算,并沒有夸大捏造,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數據。當然,這也是我覺得目前的形勢下,可行的方式。然而真正能夠做到達到,這樣標準的門店,可以說占不到市場的二成。這其中就需要大家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涉足外賣行業,那么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參考。
1、外賣店就是掙辛苦錢,小本生意,別指望一本萬利。
2、做外賣甩手掌柜是不行的,管理制度在這樣的體制下行不通,只有靠自己。
3、我認為做外賣,夫妻店是最理想的模式,也是搞餐飲最現實的模式。
4、新手小白,基本上不建議大家從事外賣,有這個吃苦耐勞的精神,我覺得你會有更好的選擇。
5、現在平臺的抽傭以及隱形收費確實太高,我的建議是,還沒入行的再觀望下,正如前面所說,厚積薄發,等待機會。(我們平民玩家,不能賭)
最后,在這里我想說一下,關于餐飲外賣這個版塊,前面一篇以及這一篇就基本講完啦。這是本人的一些個人看法,并不針對任何人和事。也是真心希望我的經驗看法,能夠給到需要幫助的人,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外賣篇就到此結束,大家如果有問題其他需要知道的也可以討論哈。
接下來,關于堂食板塊,我也會出兩篇文章,最近比較忙,還不確定時間,大家有興趣可以關注下哈~
還是那句話,不為別的,只為熱愛。我是愛餐飲的大熊,加油,餐飲人。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