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耐心看完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很多視頻看起來有質感,知道這個視頻好,就是不知道哪里好,自己剪輯的時候,想要模仿學習,卻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想要剪輯出有質感的視頻,可以試試蒙太奇,蒙太奇是電影感的根源所在,但卻經常被忽略,今天就來分析一下怎么將我們太極運用到自己的視頻當中。

  案例一:小孩不想寫作業,想看動畫片。

  普通拍攝方法:直接用配音或旁白去描述情節.

  這樣拍畫面會比較平淡,在節奏上沒有起伏。

  應用蒙太奇:先拍一個電視波動化的場景,再拍攝小女孩在寫作業時分神聽到聲音,露出渴望表情的場景,將兩個鏡頭進行連接。

  都是描述同一個情節,通過不同空間不同人物的幾個分鏡銜接,加強了畫面的節奏,情節的發展流暢而生動。

  通過分鏡的組接,去表達戲中情節的手法,就叫做蒙太奇。

  用單一鏡頭加旁白,單調乏味,有點紀錄片的感覺,沒有絲毫電影感;而用蒙太奇,有空間變化,有反差和對比,畫面豐富,藝術表現力強。

  案例二:在《無間道》中:

  分鏡1:劉德華喝咖啡,并看向桌面。

  分鏡2:拿起他自己的警員證,手微微顫抖。

  分鏡3:近景拍攝人物面部。

  分鏡4:反扣自己的警員證。

  短短幾秒鐘的4個鏡頭的組合相接,沒有一句旁白,卻把人物內心的忐忑不安刻畫的淋漓盡致。

  案例三:《金蟬脫殼》開場越獄橋段:

  分鏡1:史泰龍看向高處。

  分鏡2:兩個警衛在樓頂抽煙。

  分鏡3:人物視角上揚,鏡頭上搖,出現了樓頂的天空。

  三個分鏡,表達出史泰龍掌握了警衛到樓頂抽煙的習慣,為接下來的成功越獄做好了鋪墊。

  高質量的影片都有其優秀所在,在今后的觀影過程中,不要僅僅看個熱鬧,可以分辨一下哪些分鏡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看得多了,就能運用到自己的視頻當中。